姜沅昭朝他微微頷首:“謝謝您,愿意相信我們神農一號給出的預警,也謝謝您愿意相信現代科技!”
郭賢點點頭走下臺。
姜沅昭再次登上講臺,拿起麥克風,聲音清晰,充滿了科研工作者特有的信念感:
“各位領導,我們研發‘神農一號’的終極目的正是如此,我們要像今天這樣,把‘不幸中的萬幸’,變成一種可復制的常態,讓‘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真正能守護國民健康的盾牌。”
話音落下,臺下掌聲雷動。
不但是為神農一號推介的成功,還是為姜沅昭剛剛那番精彩的演講!
姜沅昭微笑著朝臺下鞠躬感謝,然后更換u盤,抬手示意大屏幕:“接下來,我想向各位領導匯報的是‘神農二號的階段性進展
如果說‘神農一號’是我們敏銳的‘眼睛’和‘大腦’,那么我們即將推出的‘神農二號’,就是一雙靈巧的‘手’”
她說著用光標筆指向大屏幕:“這是神農二號在實驗室,進行模擬微納機器人精準給藥的場景,可以看到本次的藥物釋放率是9998,周圍健康組織零損傷,這預示著我們已經取得了關鍵性的成功”
她的身影與屏幕上炫目的科學模擬畫面融為一體。
聲音清冷卻擲地有聲:“我們目前面臨著許多醫學困境,比如腦部疾病、惡性腫瘤,其實治療的難點往往不在于藥物本身,而在于如何讓藥物精準地又足量的抵達病灶,還不傷及健康的組織。”
“傳統的給藥方式,就像是‘大海撈針’,而我們的‘神農二號’項目,就是想打造一支能在人體內精準導航的‘微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