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州,因為地處整個大衍的西部邊城,所以這里也是一座兵城。
四面城墻巍峨雄壯,高大厚實,屬于易守難攻的地方。
不過,曾經駐守在這里的大衍兵實在太過孱弱,西胡來了之后,幾乎是望風而逃,也讓西胡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了這座兵城。
當然,這也不排除大衍朝廷實在太過操蛋的原因,他們都已經扔下了涼京向南渡過黃江跑掉了,哪個當兵的還有心氣去守一座沒有后援沒有補給的孤城?
西胡從西側多路進發,呼嘯而下,直接打穿了濁河以南、黃江以北的半個北境,然后,在西線又順勢往北打,一口氣連打下了聊州、勝州、平洛、蔚州、朔州、應州和原城。
而北莽東院的部隊則是由北方草原上呼嘯而過,掠過了北雁關,由西北處東瀾山和晉臺山的巨大缺口處,直接打進了濁河以北的半個半境,相當于和西胡將整個北境給瓜分了。
不過,跋力達覺得,雖然背靠濁河,但陸地上,如果僅僅只是雅州方面的一個出口,在戰略上,可就有些風險太大了。
所以,跟西胡軟硬兼施地商量過后,西胡很不情愿地將明州連接的勝州還有平洛以北的蔚州扔給了北莽,但平洛堅決沒給。
畢竟,這個地方實在太重要了。
這樣的話,整個北境共計十四州,北莽西胡各七州,分得倒也均衡!
而寒北之所以能成為一塊不失的飛地,完全是因為被西邊的太白山、北方的玉寒山、東側的安興山和南側的東瀾山所包圍住了,只有玉寒山缺那里的玉寒關和另外一個山缺北雁關為兩大出入口。
也正因為如此,盡管整個北境都丟了,朝廷都逃到南方去了,可是,寒北卻作為飛地,一直未失!
其實就寒北本身而,體量就已經足夠巨大的,完全可成為一國之地,這也是寒北一直未失的另外一個原因。
進了勝州,巡察了一下城防,一切都是井井有條,絲毫不亂,那些戰士分別在兵營之中揮汗如雨地進行著訓練,因為從下到下的兵頭將尾全都是玉龍河的戰士,所以,抓起訓練來,那簡直太過輕車熟路。
不過,這訓練強度和訓練內容,也著實讓那些戰士吃盡了苦頭,但在玉龍河子弟兵那些兵頭將尾的傳身教之下,軍魂早已經注入,流汗流血已經逐漸成為戰士訓練的常態。
最開始時還有叫苦不迭,甚至有人叫嚷著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