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為如此,梁紅玉和林靈兒的未雨綢繆,更讓他欣喜。
因為,現在在鎮州那邊已經建起了一個馬場,里面有種馬五百匹,健壯的小母馬四千匹,有專門從軍中退役的騎兵戰士負責去養馬,他們更熟悉馬兒的脾氣秉性和生理繁育,再加上還有宋時輪親自參與挑選的本地的一些育馬師,比起以前的馬場管理更加務實有效。
李辰相信,再有兩年時間,這些馬場一定會繁育出更多的馬兒。
不過,戰馬的數量越來越龐大,所吃的糧食、草料也是一個極為可怕的數字。
好在現在這二十多萬匹馬,至少有十五萬匹是分散在遠北境各地的,由各地來供養,倒也分擔了不少糧食方面的壓力。
要不然的話,光是養活這些戰馬,好不容易剛剛緩過來的寒北又要面臨不小的壓力了。
第二天,在楚青松的陪同下,李辰也在平陽縣里轉了一圈兒,愈發的欣喜。
只見,老城區沒動,但新城區毫不夸張地說,足足擴大了超過以前十倍。
并且,無數工地熱火朝天,一排排的紅磚水泥三層小樓在平陽縣拔地而起,遠遠望過去,全都連成了片,一片又一片,密密麻麻,卻又整整齊齊,道路全都是青石板隔開,看上去蔚為壯觀。
有不少已經蓋好的房子里,已經住進去了人,家家戶戶,不停地傳來了歡喜笑語,也讓李辰一陣恍然,感覺自己好像重回到了后世七八十年代似的。
“辰弟,我們已經計算過,這些房屋全部蓋完,整個平陽縣步入正軌之后,整個縣城至少能容納四十萬人口,是至少。
現在,按照你的要求,已經先蓋出來一部分,為了就是盡快安置那些流民。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