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尖叫著追著水流跑。
“快看!水真的自己跑啦!”
“哇!流得好快!比在地上快多了!”
孩子們跟著水流跑來跑去,大人們也議論不停。
“哎呀,這個好,這樣一來這地面就不會又臟又濕了。”
“對啊,臟東西都跟著水流走了,廚房也不會臟了。”
……
家具開始陸陸續續進場。
首先是原來吃飯的木桌子,除了樹桌外,其他都搬進了食堂。
食堂很大,進門左側是專門烹飪的地方,有十幾口“l”型設計的灶臺,都是燒柴的,灶臺后面就堆放著不少干燥的木柴,旁邊還有一個小門是通往食堂后面的,從這里出去可以來到儲存了大量干柴的木棚。
灶臺前面則是備菜區,水缸就放在這里。
食堂的右側面積更大,因為這是就餐的地方,可以容納300人同時就餐。
墻邊有很多木架子,這些木架子是用來放餐具的。
在右側一進門的地方還有一個樓梯,往下的儲存食物的負一層,往上則是二樓。
在設計的時候陸沉玉就讓人弄了火道。
主火道沿外墻內側砌好,分支火道呈放射狀通向各一二層的墻體,等冬天一來,火道一開,飯煮熟了食堂也暖和了。
醫務室也有兩層,不同的是,醫務室是分一間間小房間的,除了一樓大部分地方是治病的地方,后面還有一個小房間,是儲存藥材的地方。
樓上則是住院部,所以要分病房。
醫務室的家具也不少,木椅,木桌,藥柜,藥架,二樓每個病房都擺放了一張床。
床這個東西,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見。
有人見過氣墊床,也就是陸沉玉當初買的那一套戶外帳篷。
不過可惜的是,氣墊床很不耐用,沒用多久就漏氣壞掉了,嚇得大家都不敢碰戶外帳篷里的東西了,生怕弄壞了祭司大人的東西。
有了木屋后,帳篷就收了起來。
有人摸著木制的床,在上面坐了坐,說:“這個好,這個不會壞。”
草翠小心翼翼撫過打磨光滑的床沿:“這木頭摸著好舒服,一點毛刺都沒有。”
“祭司大人說這叫‘床’,說是專門用來睡覺的。”鹽虎解釋。
這些床就是他們木工隊做的。
睡覺不就是把獸皮鋪在干草上,然后躺下就好了嗎?草翠想。
木板硬硬的,跟地面也差不多。
這床變高了,不管坐著躺著還是站起來,都方便多了,回頭用獸皮往上一鋪,干干凈凈的,肯定能睡得更香。
不過這些床是給病人留著的,他們想要床,需要用貢獻值去換,5貢獻值一張床。
大家也漸漸回味過來了,想要啥東西,那就用貢獻值來換,想要貢獻值,那就得干活。
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
只有勤快肯干的人都能換得好東西,懶的人就沒有。
這樣一想,大部分都很開心,因為他們都不是懶人。
當然,也有少部分人不開心,以前部落的東西都是按人頭分配的,現在居然要看干活的量的,明明都是部落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就應該每個人一份才對。
不過這些人不敢表現出來,只敢在心里蛐蛐,絲毫沒有想起來幾個月前他們還吃都吃不飽,現在天天有肉吃。
比這些人更不開心的是白頭部落被俘虜的那三人。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