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洛嶼將老爺子送到向陽大隊,沒見著徐奶奶和裴爺爺,倒見著楊老帶著幾人在試驗田里竄來竄去。
“楊爺爺!”黎洛嶼揚聲喊了一句,踩著田埂快步走過去。
楊老聽見聲音猛地直起身,轉頭瞧見是她,高興得晃了晃手里的麥苗:“洛洛,你怎么來了?”
“我送我爺爺過來。他在村口大樹下嘮嗑呢。”黎洛嶼走過去瞧了瞧滿地冬小麥麥苗,“您老的冬小麥研究的如何了?”
楊老一聽,立刻拉著黎洛嶼蹲下身,粗糙的手指帶著泥土的溫度,輕輕拂過麥苗翠綠的葉片,眼里滿是藏不住的歡喜與自豪:“多虧了你上次給的主意!你說的‘淺播蓋土’,我跟老伙計們琢磨了好幾晚,還特意重新劃出兩畝地做試驗田,就按你說的,播種深度控制在兩厘米,蓋土也只鋪了薄薄一層。你看現在這苗......”他說著,小心翼翼地撥開麥苗根部的泥土,露出扎得緊實的須根,“根系扎得穩當極了,一點沒往上竄,葉片也綠得發亮,村里的老人說比去年同期的苗壯實一大截,成活率起碼提高了三成!”
“還有啊,這批種子我們也按照你說的方法做了多次實驗!”楊老越說越興奮,伸手從自已的隨身布兜里掏出一個皺巴巴的小本子,翻開泛黃的紙頁,上面用鉛筆歪歪扭扭記著密密麻麻的數字,“你說種子播種前要用溫水浸種,再曬上大半天,能提高發芽率。我們分了三批試:一批按你的法子來,一批只浸種不曬,還有一批直接播。結果你猜怎么著?按你法子處理的種子,發芽率比另外兩批高了快兩成!”
他又指著田埂邊一小片長勢更旺的麥苗,聲音都拔高了些:“這片我還按你說的,在播種前摻了些草木灰,既能防蟲害,又能抗凍。前兩天夜里下了場輕霜,其他地里的苗有點蔫,就這片,一點事沒有!”
黎洛嶼看著那片生機勃勃的麥苗,也跟著笑了:“這就好,等再過段時間,注意控水,別讓土壤太濕,防止爛根。等開春返青的時候,再追點氮肥,收成肯定錯不了。”
“哎!都記著呢!”楊老連忙把本子揣回兜里,像寶貝似的捂緊,“我們幾人每天早晚都來地里轉兩圈,哪棵苗有點不對勁,我一眼就能瞅出來。”
“嗯,辛苦你們了。”黎洛嶼環顧一圈試驗田,目光掃過院子里光禿禿的菜園子上:之前種著的黃瓜、茄子、小青菜等早就拔了秧,只剩下光禿禿的土地,等著明年開春再種新菜。
她眼睛一亮,笑著湊到楊老身邊建議:“楊爺爺,馬上入冬了,地里的菜都收得差不多了,您想不想大冬天也能吃到新鮮的菠菜、小白菜?”
楊老一聽,眼睛瞬間亮了,連忙追問:“大冬天還能種青菜?這可是東北,零下好幾十度的天,種子播下去不都凍壞了?”
他活了大半輩子,只知道冬天只能吃窖藏的蘿卜、白菜,從沒聽說過還能種新鮮蔬菜。
黎洛嶼蹲下身,用樹枝在泥地上畫了個簡單的棚子形狀:“咱們可以搭個簡易的‘土溫室’!用竹竿搭個架子,上面蓋層塑料薄膜,白天曬太陽保溫,晚上再蓋層草簾,里面溫度能比外面高個十來度,種點耐寒的菠菜、油菜、小白菜正好。”
“還有這法子?”楊老湊過去盯著地上的畫,手指跟著比劃,越想越覺得可行,“那塑料薄膜咱們大隊有嗎?還有竹竿,后山多得是,砍幾根就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