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看了這些大食商人一眼,說道:“是。臣回頭就和他們商議。”“大宋乃禮儀之邦。”包拯義正辭的道,“你不可胡來。”這個大胡子真是個好人啊!大食商人們感激的熱淚盈眶,覺得包拯真是個好人。沈安低眉順眼的道:“是,大宋和大食之間的友誼延綿多年,此后定然還會如此。”這個調子不錯啊!商人們都歡喜了,恨不能撲上去親包拯幾口。可知道他們倆關系的宰輔們都在忍笑。等著看吧,什么友誼,沈安北對外就從未有過什么友誼。“那是誰?”最后的一艘船卻是官船。一人站在甲板前方,見到君臣時鄭重行禮。“是蘇晏!”剛才還掛著虛假笑容的沈安歡喜的道:“是他回來了。”這個弟子去了杭州幾年,雖然時有書信,可終究沒法代替看到真人。官船緩緩靠岸,蘇晏上了岸,很是穩當。沈安贊道:“陛下,久在船上的老船工們上岸后都會踉蹌一下,可您看看蘇晏,那腳步穩的,可見這幾年他在杭州是如何的辛苦。”“是啊!”趙曙只是隨便應付了一句。“您看看他……曬的發黑,可見在杭州那邊日日在外奔波……”“是啊!”“您看……”沈安把蘇晏夸成了花,等蘇晏近前行禮后,他不禁唏噓道:“果然是受苦了。”有人低聲道:“好像比去杭州前白凈了不少?”“誰說的?”沈安回身看去,卻無人承認。看他的模樣,分明就是準備找人拼命。有人嘀咕道:“護短這樣的某從未見過。”“見過陛下。”“辛苦了。”趙曙看著蘇晏,回想了一下當年的他,說道:“看著成熟了不少,可見外任才是磨礪人的最好途徑。”包拯看了一眼司馬光,說道:“官家此甚是,只是有人卻怯于外任,一直在汴梁廝混。”眾人面面相覷,最后把目光聚焦在司馬光的身上。司馬光在地方廝混了幾年,開始是有他老爹罩著,后來是龐籍……龐籍進京,又拉了司馬光一把,帶著他進了汴梁。這么一位官員,在地方好像沒啥可以夸耀的政績吧?不,有。司馬光在做豐城知縣時,時間雖然很短,卻政績斐然,百姓夸贊……但這個所謂的政績斐然,大多數人都沒怎么在意。這種套路大家都玩過,不算高明。從此龐籍就把司馬光拴在自己的褲腰帶上,走到哪帶到哪,堪稱是保姆般的存在。所以包拯這話一出,大家對號入座,都看向了司馬光。韓琦看了包拯一眼,知道這幾日大家對沈安的攻擊激怒了老包拯。因為他對那些小嘍簧緞巳ぃ恢痹諞蹋敝料衷冢靡環案慫韭砉庖患侵鼗鰲不想做宰輔的官員不是好官員,可要做宰輔你得有資歷,還得有本事。資歷這一塊怎么說呢,比較含糊。但包拯來了這么一番話,就是直截了當的表態了。――老夫以為在地方沒有資歷,不,沒有顯赫資歷和明顯政績的官員,沒資格擔任宰輔!臥槽!這是無
差別打擊啊!但凡官家認可了這話,以后多少人要在這個資格前抱憾止步?老包瘋了嗎?有人想駁斥,但仔細一想老包的履歷,那當真是無懈可擊啊!能甩司馬光無數條街。眾人都看著趙曙。趙曙淡淡的道:“再議。”此事擱置了,大好事啊!眾人一陣輕松,可司馬光卻坐蠟了。包拯這話本來就是針對他來的,此后‘在地方沒政績’這個標簽將會伴隨著他一生。包拯,你好毒啊!這一刻大伙兒都不禁位置凜然。沈安被彈劾,包拯看似沒啥大動作,大伙兒都有些納悶。如今大動作來了,大家才知道,老包是想來個超大的動作。小嘍擻猩隊茫老夫不動手則以,一動手就直接弄司馬光這個頭領!哈哈哈哈!包拯突然笑了起來。這是得意的笑。司馬光面色鐵青,但卻無法反駁。你在地方沒啥政績,怎么做宰輔?什么都不懂,你做什么宰輔?太毒了啊!沈安看了司馬光一眼,只覺得心情愉悅之極,只是他覺得自己要穩重,所以才忍住沒笑。“見過山長!”蘇晏鄭重跪下,這是拜師恩。“快起來。”沈安笑瞇瞇的把他拉起來,問道:“在那邊可還好?”“好。”蘇晏依舊踏實,“杭州是個好地方。”“賺了那么多?”這時前方一陣喧嘩,眾人看去,卻是幾個海商在得意的說著自己此行出海的收獲,那些汴梁商人眼睛都紅了。“不算多不算多,下次多帶些貨物出去,能賺的更多。”“某要去!”“怎么出海?”“哎!誰知道怎么出海貿易?”“好像要市舶司同意。”“市舶司在南方,某難道要跑去杭州報名?”“杭州市舶司的通判跟著來了。”趙曙見人潮往這邊來了,就對蘇晏說道:“京城豪商不少,可僧多粥少,此事要穩妥了做,否則激起事端,你功都成了過。”大伙兒都眼紅了,想出海貿易,只是船就那么多,不可能人人滿足,到時候鬧起來怎么辦?韓琦笑道:“有沈安在呢。”沈安豈會坐視自己的弟子被欺負?“是了。”趙曙笑道:“以前提及出海,汴梁豪商們都很謹慎,如今卻人人爭先,朕見了心中歡喜,想著市舶司的歲入會越來越多,這朝中的開支也能放開些手腳,皆大歡喜啊!”韓琦也歡喜的道:“大宋有許多地方需要錢糧投入,只是三司那邊一直在叫苦,如今市舶司局面大好,想來這幾年收入會年年攀升。手中有錢,臣這個首相才心中不慌,回頭臣就寫份奏疏,還請官家批準。”“大宋處處都要錢啊!”趙曙負手看著那些被擋在外面的商人,心中涌起了無盡的豪情。這便是大宋,朕統御下的大宋!它正如這陽光一樣,漸漸灼熱,終有一日,這個大宋將會光耀當世。“某要出海!”無數人在叫喊,有人說道:“官家,人人都想出海,這股子勢頭太盛,要壓壓才好啊!”“壓什么?”趙曙說道:“這民心就如士氣一般,可
鼓不可泄。有市舶司在,他們自然會斟酌……朝中統籌即可。”“蘇晏過去了。”“那小子竟然獨自過去了,沈安也沒管?”蘇晏獨自走向了那些商人,沈安在后面看著,趙頊提醒道:“蘇晏可能鎮住這等局面?若是鎮不住,當著官家群臣出丑,以后他的仕途可就沒了。”“他當然鎮得住!”沈安篤定的道:“你可知道嗎?當年在書院時,他第一個起床,最后一個睡覺,一直如此。”“很勤奮,但不能說明什么。”趙頊覺得沈安怕是過于樂觀了。“他有自己的目標,在書院時他的目標是考中進士。而此刻他的目標就是讓大宋的船只鋪滿整個大海……某看好他。”“出海之事朝中委托給了市舶司!”蘇晏一句話就壓住了所有的嘈雜。“這是立威。”沈安笑的很開心,“我說了算,所以你們都閉嘴。哈哈哈哈!”弟子如此,他真的很開心啊!周圍安靜了下來,只聽到蘇晏的聲音。“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為了利益而努力,這不可恥。”這是安撫。“這小子成長的很快啊!”趙頊有些驚訝。“人人都想出海貿易,可船就那么多,而且海外終究就那么大,大宋若是傾國而出,那些貨物只會變成糞土,不值一文!”蘇晏的話讓商人們都在點頭。物以稀為貴,當貨物爛大街時,這個市場就算是被砸爛了。“所以每次出海市舶司會控制貨物的數目,這便是僧多粥少。”“怎么辦?”蘇晏看著很是從容,趙曙贊道:“果然還是地方磨礪人,這個年輕人看來是歷練出來了。”他發誓自己說這話時很專注,并未想影射誰。可司馬光的臉都綠了。官家,你這是在譏諷臣嗎?“地方確實是磨礪人。”他身邊的王安石補了一刀。老王的性格……能有王這等偏激性子的兒子,他這個老子會是無害的?呵呵!前方的蘇晏說道:“咱們不能砸了大宋的名聲,對不對?”“對!”蘇晏笑道:“所以要先看貨,濫竽充數的自然沒資格,而且還會被警告,幾次之后,就剝奪了他參加海貿的權利。”“正該如此!”“不能讓一人壞了大宋的口碑!”這年頭信譽還是比較值錢的,所以蘇晏的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所以咱們會先看貨物的成色,隨后就是抽簽。”大家都在等待著他的解決方案,如今方案出來了。“抽簽?”趙曙訝然,然后笑道:“如此最是公正,無人可置喙。好。”他笑了笑,“朕今日出來看到了大宋海貿的前景,水軍如何?”側面的王馳過來稟告道:“陛下,水軍護著船隊一路出行,在靠近大食海域時撤回。”趙曙點頭,知道此刻不能打草驚蛇。“在真臘時,真臘水軍攻擊船隊,臣下令,一擊而潰,真臘俯首!隨后在真臘貿易出來遭遇海賊,水軍一戰滅敵……”他看著趙曙,認真的道:“陛下,只需一句話,水軍可為您蕩平大海!”瞬間趙曙就覺得熱血奔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