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冷點頭:“行吧,這邊既沒什么事,我們就先去大慶了。”
謝南簫點頭:“好,馬上給你們安排船和護衛。”
周冷和晏珂離開后,謝南簫繼續之前的招兵事宜。
泗州兩郡的百姓現在已全部運到島上。
好在文官和各建設組的負責人都來了不少,專人負責專項,不至于讓他焦頭爛額。
兩個島按規劃當縣來管,縣衙也在建,不至于島上百姓的事還要他們水師管。
百姓也沒閑著,水泥坊,磚坊正在建,但開路開荒挖地基都可以同時進行。
招兵之事一忙就是三天。
百姓對于瑾陽軍十分向往,加上入伍后待遇好,報名的人不少,特別是之前的護衛隊,大部分都報名了。
最終招到新兵七萬人,其中六萬作為陸軍,一萬為水兵,
至此,姜瑾的陸軍達到18萬,水師3萬,總兵力21萬,已經不比戢軍少了。
謝南簫對這些新兵的安排很干脆,那就是先幫忙做建設。
一是島上各種建設人手不夠,別看上島的人有八十萬,但這其中有不少是老弱。
二是開荒同樣可以提升身體素質,在開荒的同時再配合基礎訓練,效果也是不錯的。
宋二娘揮著鋤頭砰砰砰開路,她是最先一批上島的人。
兒子病疫已經好的差不多,不過身體還是很虛,得養一段時間。
上島兩日后瑾陽軍就不再分發救災糧,但可以賒賬買東西。
她分到開路的活計,一個月180銅板,直接賒了一個月的工錢,買了米糧鹽油等。
不得不說瑾陽軍的速度真的很快,兩天時間就在島上的每個區域都開了雜貨鋪,他們買米糧非常方便。
一聲哨響,下工時間到,她擦了擦額頭的汗,拎著鋤頭跟著隊伍回了臨時的‘家’。
說是家,其實就是樹枝雜草圍起來的簡易帳篷。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現在島上什么都沒有,只能這樣先住著。
不過她毫無怨,還特有安全感。
因為在樹林的周圍都有瑾陽軍士兵守護,不時還有士兵巡邏,就算她是孤兒寡母,也沒人敢欺辱她。
“阿娘,你回來了,我已經煮好粥,可以吃了。”兒子小小的臉上笑彎了眉。
宋二娘摸摸他的頭:“大郎真棒。”
兒子很懂事,為了讓她中午能多休息一下,總是早早做好飯食,她回來就能吃,吃完后能休息小半個時辰再去上工。
“你家大郎真能干,懂的心痛你這個阿娘。”旁邊傳來蒼老的聲音。
說話的正是當初和她一起在病疫二區的同村阿婆,她也熬了下來。
阿婆家有三個壯勞力,其中一個兒子還被招去當了兵,日子現在算是過的非常不錯。
宋二娘笑笑:“嗯,我們也只剩兩人相依為命來了。”
阿婆搖頭:“你現在一個月180銅板,足夠你們兩人生活了。”
她又壓低聲音道:“我聽說島上在建房子,到時候應該有人可以留在島上。”
宋二娘驚了一下:“你聽誰說的?”
阿婆笑了下:“反正我聽別人說的,我聽說那房子可好了,帶玻璃窗的呢,你知道吧,那玻璃在楓戈軒賣的可貴了。”
宋二娘對是不是玻璃窗不在意,她在意的是能不能留在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