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389處感情
感情是處出來的。
我給你送了禮,你給我辦了事,然后兩不相欠。這種叫交易,帶有一定的人情味,但不會長久。
真正的情誼是潤物無聲、細水長流型的,需要用感恩的心去維護。
這是一個講究奉獻的年代,去年以及今年年初還在大張旗鼓的宣傳高產、跨越,恨不能一個人完成十個人的活,恨不能一個村的產出能養活一縣。
唐植桐知道,在現有生產力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唐植桐是支持擴充人手的,想馬兒跑就得給草,要提升,也要給予職工生存尊嚴。
別人都在夸大產出的時候,唐植桐所說的就是示人以弱、夸大困難,爭取支持,妥妥的反向操作。
這種做法不是主流,但也不是沒人干,只是不能搬到明面上罷了。
方圓不是傻子,他明白唐植桐是替自己考慮。
雖然芙蓉街、寬厚里的零食有點小貴,但作為平民最愛的超意興便宜,一塊把子肉、一個肉丸子、一碗米飯,花不了二十塊錢就能吃飽,實在沒錢,一份米飯澆點湯,兩碗免費粥下肚也能混個飽,主打一個接地氣。
所以廁所的環境還是比較友好的,起碼唐植桐去的時候沒有排隊。
酒雖好,但唐植桐沒敢多喝,給方圓剩了個福底。
成年世界里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方圓一邊陪著唐植桐喝酒,一邊順著跟他閑聊。
也得虧現在稍微大點的胡同都有廁所,唐植桐才沒有尿褲子。
唐植桐還是覺得自己家鄉的大明湖、千佛山等景點的廁所干凈,說五星級可能有點夸張,但起碼也是個三星以上的級別。
松子是利用空間剛從松塔里薅出來的,得曬,至于松塔就暫時放在空間里吧,有機會曬曬,用來生火絕對給力。
四九城今年又搞了幾次衛生運動,口號震天響:全民動員,人人動手,讓麻雀上天無路,老鼠入地無門,蚊蠅斷子絕孫。
院子里,鳳珍正在“砰砰”的擊打著沙袋,而小王同學踢著毽子,時不時瞥一眼鳳珍,看看出拳是否正確。
說起廁所排隊,唐植桐想起了有條街叫“八大局”的城市,燒烤自己動手,確實別有一番風味,然而那條街上的廁所不光少得可憐,還特么臟亂差。
酒不醉人人自醉,尤其是心里存著事的時候。
外地的什么情況,方圓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老家那邊很困難,自己也收到過求助信,可自己又有什么辦法?
昨天在了解情況的時候,有個押運員問方圓:苦點累點都不怕,若以后碰到扒車的怎么辦?能勸、能罵、能動拳頭,還真的動槍嗎?
人手不變,工作量卻增加了,若是能干好還罷了,上面滿意,下面可能有點微詞。
若是干不好呢?上面問責,下面有意見,屬于兩頭不討好。
又在方圓家喝了兩杯水后,唐植桐才告辭回家。
唐植桐騎著自行車晃晃悠悠回家,到家門口的時候,還不忘往挎包里塞一包松子,跟小王同學許諾了三百斤,總得找機會薅夠斤兩。
來到這個年代,再想吃上一口就難嘍,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吃上。
當然,無論如何,兩人都想著把事情做好,只是想法有點點分歧。
決定權在方圓,如果真要爭取人手的話,會牽扯到一系列的運作。
喝過酒的都知道,這酒下肚后,特別容易泡水。
唐植桐點到為止,在這件事上沒有再多說,跟方圓講了講自己此次去安東的見聞,像什么定量縮減、供應不足、深山外圍二十公里內沒有獵物等等。
鳳芝手里抓著幾顆軟棗,正蹲在臺階上咔嚓咔嚓的嚼著。
“回來了?”小王同學看到丈夫后,腳下輕輕一挑,伸手將毽子抓在手里,笑瞇瞇的打招呼。
鳳珍停下喊了聲哥,然后抬起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哥,哥,還有個哈……哈……哈瓜呢!”鳳芝更直接,惦記著吃的,哈了半天也沒說對名字。
“吃,今晚就吃。”看到這幅畫面后,在方圓家里因為外面饑荒而帶來的壓抑感,頓時煙消云散。
“你這是喝了多少酒?以后少喝點。”張桂芳看到兒子回來,伸手接過挎包,囑咐了一句。
“聽您的。媽,我最近會零零散散把松子拿回來,您在家分批曬曬,等曬好后,我把松子炒了。”唐植桐痛快的答應下來,以后想喝酒估計也難買了。
安東的酒已經不好買了,否則前兩天蘇孝去唐文邦家吃飯不會只拿一瓶酒,恐怕四九城這邊也快了。
“你要不要睡一會?”在一個被窩睡了半年多了,小王同學對丈夫的酒品已經有了充分了解,喝了酒喜歡睡一會,前提是不碰虎骨酒那類的。
“也好,一會喊我起來吃飯。”唐植桐點點頭,打著哈欠進了廂房。
這個時節不冷不熱,無論是睡覺,還是做什么,都很合適。
唐植桐一覺醒來,床頭放著一杯水,盡管已經涼了,但他還是一口干了。
好酒就是好酒,酒后不口干、不上頭。
“哥,哥,哈哈瓜。”見唐植桐進屋,正在寫作業的鳳芝立馬提醒道。
“小笨蛋,那叫哈密瓜。快寫作業,寫完就吃。”唐植桐揉揉鳳芝的腦袋,看了一眼今晚的伙食,窩頭、稀飯,兩碗咸菜,一個是咸雞蛋,另一個是香椿芽。
“桉子,你馬嬸子拿來幾個石榴,你給她送點松子過去。”張桂芳拿著勺子,正在給家人盛稀飯,吩咐唐植桐道。
“行。”唐植桐痛快的答應下來,從桌子上拿起已經包好的松子就出了門。
唐家和馬家住對門,做了十多年的鄰居。
唐植桐小時候沒少吃馬家的石榴,有時候還沒熟好,麻三兒就薅下來跟唐植桐分食,回去自然少不了被教育一頓。
如今,當年的小孩兒已經長大,馬家老兩口就開始盼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