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百十塊錢,還窮不到我們,讓你拿著你就拿著,再往回推我可就生氣了。”唐婷板著臉說道。
“桉子,你能想著幫我們弄這么些東西,我跟你小姑就都很知足了,肯定不能短了你的錢。你小姑給你,你就拿著,他家以后真缺了,不是還有我這個當大哥的在身旁嗎?”唐文邦又拿起了那二十,一塊塞給唐植桐。
一番極限拉扯后,唐植桐還是只收了兩百六。
收拾好個人物品,腳上穿著唐旺的烏拉鞋,踏上了歸途。
包袱里除了水餃,還有自己的棉鞋和一捆烏拉草,大娘說這鞋子得配著這草用,否則就是光看不中用。
大伯和小姑一直送唐植桐到林場大門口,看著他遠去才轉身往回走。
下了馬車,唐植桐又收拾了一下個人的物品,除了來時的包袱、五六半、彈夾,還用小麻袋裝了五十來斤的玉米。
來一趟,空手回去也不合適,拿這一點純粹是給押運處的同事看。
“吆,唐科長,我還以為你今兒不回呢。”看到唐植桐走過來,孔一勤戴著手套給他拉開門。
在大東北的冬天,有一條眾所周知、約定成俗的禁令,不能徒手摸戶外任何鐵制品,更不能用舌頭舔電線桿。
這條禁令適合于絕大多數人,括弧,鐵憨憨除外。
一旦黏住可就麻煩了,當熱水不好找的時候,為了救急,只能解開褲腰帶……
“悖坊錚德礪么跛閌歉仙狹恕!碧浦餐┍匙虐ぃ勸崖櫬i銑擔緩蟛攀親約骸
“你這可夠玄的。”孔一勤在唐植桐上來后,將自備郵車的車門哐啷一聲掛上,并在里面上了鎖,該上的件已經上完了,就等開車了。
“可不是咋地,要是趕不上,還要再住一星期,方處該算我曠工了。”唐植桐摘下手套、圍巾、帽子,掏出煙來給大家散煙。
“嘿,這是搞到糧了?也算沒白來。”孔一勤點上煙,看著地上的麻袋,甩上來的時候他可是聽見玉米粒的摩擦聲了。
“別提了,東邊忒特娘的黑,要價太高。這點還是我托人情刷臉買的,一塊一一斤,比咱四九城都貴。”唐植桐深吸了一口煙,吐出來,搖搖頭。
“那你還要?”孔一勤驚訝道。
“來都來了,貴點就貴點吧,從東邊買,畢竟不占咱國內的定量,也能讓咱這邊的百姓多吃一口。”
“唉……”唐植桐這么一說,把孔一勤干沒話了,其他兩個新進押運員,你看我,我看你,更是不吱聲。
好在火車此時污污污的一陣交換,況且、況且的發動了。
“哎,孔哥,來的這一路上,還有那種退信嗎?”唐植桐不愿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纏,開口問道。
“有啊,每趟都有,回去也有,到時候我再給你找出來。”
“那感情好。”唐植桐應下,多一封實證,就能多一絲看出問題的機會。
“唐科長,你關注這個做什么?”孔一勤到底是沒忍住,問道。
“嘿,試著能不能幫咱押運處爭取點福利。”唐植桐沒說太明白,含糊道。
此事是郝仁負責不假,但唐植桐思來想去,覺得這事不太適合直接跟郝仁說,還是通過方圓一級級向上反應比較好。
若是部里再將工作安排下來,正好捎帶手的講講條件,說是爭取福利也沒啥不恰當的。
“你要母雞多生蛋,又不給它米吃,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世界上哪有這樣的道理!”
這話是《論10大關系》里面的原話,這篇文章前幾年已經問世,只不過面向的范圍有限,現在還沒有面向百姓的紙質文字問世,得等76年底才會在二流報紙上發表。
唐植桐之所以知道,是因為看過第五卷……
不過此時的郝仁大概率是知道這句話的。
中午的時候,唐植桐沒有拿出油渣酸菜水餃,而是隨大流,吃的張桂芳給準備的吃食,既然有了五十斤玉米展現在同事面前,其他方面就低調點吧。
這一路上,唐植桐除了幫著上下郵包,記錄退信的信息,就沒怎么干活。
12月19日,星期六,火車在陣陣鳴笛聲中駛入車站。
唐植桐在路上就已經把將校呢收了起來,此時幫著卸完郵包,又去找張金波還了五六半,才去找方圓打招呼。
“吆,這是回來了?”方圓見到唐植桐后,高興的問道。
“嘿,回來了。”唐植桐沒跟方圓見外,一屁股坐在他對面的椅子上,認真的說道:“圓哥,我這趟過去,發現了點不太正常的事情……”
接下來,唐植桐將退信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方圓,并將自己記錄下來的退信信息遞了過去。
“你這是讓我往上反映一下?”方圓拿著唐植桐抄下來那幾張紙,問道。
“對。上面不處理,咱押運處最起碼能免個責,要是上面讓咱統計、記錄啥的,工作量可就增加,正好能名正順的要點支持。”唐植桐理所應當的說道。
“嗯,我琢磨琢磨。”方圓沒說行,也沒說不行。
“好。圓哥,我這次過去買到了點玉米,分你一點?”
“你買了多少斤?”方圓有點心動,但這東西要先看量。
“五十來斤。”玉米在孔一勤面前露過臉,不好再謊報。
“那分個屁,趕緊拿回家吧,今兒給你繼續放假。”方圓笑罵一句,揮手趕人。
“嘿嘿,那我走了。”唐植桐也沒客氣,起身走人,這回方圓不要,那就再等等,等機會給他送點別的。
唐植桐沒有去財務科,直接推著自行車去了站臺那邊,將自己的東西都牢牢的綁在自行車上,然后騎著回了家。
離家已經十來天了,挺想家……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