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明天早上你帶一飯盒,給你媽帶過去。”張桂芳不理兒子,轉頭把豬頭肉安排的明明白白。
唐植桐笑著,也不搭茬,將裹豬頭肉的報紙疊一下,放在爐子旁邊,明兒一早張桂芳點爐子用。
稍微一收拾,全家出動安石碾。
這個石碾雖然體型比較小,但石盤依舊不輕,張桂芳、唐植桐、小王同學和鳳珍一起下手抬,才堪堪抬起來。
鳳芝雖然年齡小沒有下場,但站在一旁負責加油鼓勁。
這么重的玩意,不用在與城墻磚的縫隙中抹水泥,蹲上即可。
石碾有一百多斤沉,唐植桐徒手抱起來放上的,成功弄臟衣服一身。
后面安框倒沒費多大功夫。
安裝好后,張桂芳提著水,仔細沖刷了一番,等明兒晾干,就能用了。
晚飯有肉有菜,雖然糧食仍舊沒有放開吃,但吃個八九成飽還是不成問題的。
一宿好眠,等唐植桐睜開眼時已是12月21日,星期一,去郵電學院上學的日子。
路堅可沒有小王同學的待遇,自從唐植桐請假后,他就一直盼著他趕快回來,想知道自己那三十塊錢能買多少糧食。
千呼萬喚,今兒終于見到了心心念念的生活委員,路堅沒等唐植桐屁股坐熱,就拉著他出去抽煙。
“舍長,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早上上課的時間段,樓道里全是學生,唐植桐索性帶著路堅來到了教學樓外,站在了草坪上,這邊人少,也沒有什么“青青小草,踏之何忍”一類的標語。
“行,你先說。”路堅給唐植桐點上煙,心里有些忐忑。
“情況比想象中惡化的更快,那邊糧價不便宜……”唐植桐將對岸西八如何賣高價、如何為難國人、如何心黑講了個遍,臨了臨了感嘆道:“唉,只有出去走走,才知道外面的真實世界。”
“那……買到了嗎?”路堅抱著一線希望問道。
“嗯,費了不少功夫,就買了點玉米,價格也不便宜,八毛一斤。”唐植桐點點頭,滿是歉意道:“比我想象中高出不少,如果舍長覺得價格不合適,我把錢退給你。”
糧食一天比一天金貴,對至親之人可以說兩毛一斤,但對于其他人,唐植桐覺得還是報一個比黑市略低的價格比較合適。
“哎吆,唐老師,你這口氣喘的,嚇死我了,還以為沒買到呢。八毛就八毛!”路堅喜出望外,壓根就沒往唐植桐賺自己錢的方向去想。
八毛確實比平價糧貴,但已經比外面的糧食低了太多,路堅最近又收到了家書,說當地的玉米都一塊二一斤了。
“舍長不嫌棄就好。這些糧食啥時候給你?”
“要不等放假再給我?方便在你那放放嗎?”路堅脫口而出,這個問題他早就想過,還是自己帶回去最放心。
日子越來越難,最近也沒有同事往這邊來,即便有,路堅都得掂量掂量。
“行,那就等放假再說。”
“嗯,謝謝唐老師。作業我都記下來了,一會給你看。”
抽完煙,兩人又聊了兩句,才回到教室。
唐植桐看了路堅記得作業,確實不少,夠自己補兩天的。
一上午埋頭苦干、奮筆疾書,唐植桐的手指頭硌的疼,手腕也發酸,更是干出來一管墨。
眼下的鋼筆大部分采用塑膠墨倉設計,可重復使用,具有彈性,用手指捏下,利用內外氣壓不等的原理上墨,比旋轉上墨式墨倉或幾十年后那種一次性墨囊使用起來麻煩一點點。
唐植桐擰開鋼筆,控制著筆頭,盡量使筆頭剛剛全部漫入墨水中,然后捏動墨倉,多捏幾下,墨水就上來了。
之所以不任由筆頭全部探進墨水中,是因為灌完墨水得把外面的墨水擦掉,不控制著點,不僅浪費墨水,還會浪費擦筆頭的紙。
唐植桐用的純藍墨水,眼下也被叫做純蘭墨水。
隨著教育的普及,用鋼筆的青年人越來越多,對墨水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墨水也逐漸迎來了國產化,全國各地大部分都有很具代表性的品牌。
像天津的鴕鳥牌,四九城的bj牌,上海的英雄牌、永生牌、愛字科學牌,廣州的飛馬牌、蜘蛛牌、紅獅牌,重慶的紅巖牌、光華牌,太原的紅旗牌,濟南的海鷗牌等等。
琳瑯滿目的國產墨水只有三種顏色,純藍、藍黑、紅色,考試用藍色或藍黑色都行,碳素也行,但用的人少,因為碳素墨水全是進口貨,價格貴,要等1966年才由天津墨水廠突破技術難關實現國產。
墨水一般有兩種包裝,小瓶和大瓶,小瓶50毫升,大瓶900多毫升。
墨水的生產成本并不高,包裝成本反倒成了大頭,所以很多人第一次都是買個小瓶裝的,然后用完之后拿著墨水瓶去商店打墨水。
唐植桐就不同了,直接買大瓶實惠裝,然后找了幾個藥瓶,刷干凈,分灌出來,全家用。
中午吃飯的時候,唐植桐發現舍友們都開始吃粗糧了,沒有一個吃米飯。
“才幾天不見,都開始節約了?”唐植桐有些好奇。
“悖罷笞硬皇敲追乖雋柯錚幌倫勇虻納倭耍峁嗣患柑歟程貌喚黽跎倭嗣追溝墓┯Γ土淹芬部莢雋苛恕c追掛幌倫佑智朗制鵠矗ネ砹碩記啦簧稀!甭拗酒揭∫⊥罰宰潘虬吞賴撓衩酌嫖淹匪檔饋
“嘿,你就知足吧,現在還有玉米面窩頭,過陣子說不定玉米面也沒了呢。”竇永昌想到老家前兩天的來信,那邊已經買不到白面了,玉米面也成了稀罕貨,供應最多的是白薯面和高粱面。
“咱這可是四九城,應該不至于吧?”羅志平聽后歪著腦袋想了想,又堅定道:“不至于。”
確實不至于,唐植桐在心里默默回了一句,無論是正式材料中,還是親歷者的口述中,四九城城市居民在接下來幾年里的白面供應比例絕大部分時間都維持在30%的樣子,大米占20%,剩下的是粗糧。
當然,不排除為了節省而用細糧票去購買粗糧的人。
至于定量嘛,正式材料中比較含糊,只有一個大概人均,倒是親歷者有些不同的說法,只是無法代表全部。
該來的總該會來,唐植桐覺得自己已做好了準備……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