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星星,唐植桐先給小王同學冷敷。
得虧這是冬天,不缺冰水,要是放夏天,怎么也得出門買個冰棍。
毛巾投進冷水中,等泡透后拿出來擰個半干,然后包住手腕即可。
趁小王同學坐旁邊冷敷的工夫,唐植桐開始看信。
一共三封信,分別是吳海洋、顧勇、馬克儉的回信。
唐植桐先拆開吳海洋的回信,這次的字跡比上次好了很多。
吳海洋東拉西扯一番,字里行間能看出他心情愉悅。
信的最后,吳海洋說自己馬上就要做爸爸了,很有成就感。
盡管通篇沒有一個字提到自熱小火鍋,但有這句話在,唐植桐知道妥了,小火鍋的配比肯定定下來了。
眼下阿三依舊迷之自信,號稱世界第三,不斷地挑釁我們的底線,希望抓緊生產一批送上去,也能讓邊防兄弟如虎添翼,大破敵軍!
第二封信是顧勇的,先是答應在得知蔡峰喜訊后通知唐植桐,又借此聊了聊當初在工地如何如何,最后提議春節前后找機會大家坐一起敘敘舊。
馬克儉這次的回信語委婉了很多,說最近事情比較忙,一直想見面坐坐,一直沒能抽出時間云云。
唐植桐看到這,明白果醬的事已經提上了日程。
大家各有所忙,挺好的。
淮揚菜、徽菜的事,馬克儉一句都沒提,估計他寫信的時候還沒有收到自己的第二封信。
反正菜的事情不著急,以后日子還長,明兒椿樹胡同就有京西稻做的二米飯吃了,就現在來說,這絕對是厚待,畢竟不是誰都能吃上這種米。
既然馬克儉也有坐一坐的想法,唐植桐打算提筆給顧勇和馬克儉回信,說說這事。
回信之前,唐植桐又給小王同學換了一次毛巾:“海洋哥快當爹了,你最近有沒有見嫂子?”
“最近忙,沒有過去。算時間也差不多了,估計就在這幾天。”小王同學跟呂麗嫻走得近,自然清楚她臨盆的日子。
“顧勇和三哥都有一塊坐一坐的想法,我征求下他倆意見,年后直接去看嫂子和孩子得了。
明兒我跟咱媽說,你帶些雞蛋過去給嫂子。
省的年后咱拿多了他倆臉上不好看。”唐植桐把毛巾放好,自己起身甩甩手,用另一塊毛巾擦擦手,準備寫回信。
“行。”小王同學露出小酒窩,答應下來。
這次的回信說的都是正常的人際往來,唐植桐沒有打啞語,直說吳海洋馬上要當爹了,咱們是不是年后過去看看嫂子和孩子?
寫完兩封信,唐植桐貼上郵票、封好口,打算明兒一早投郵筒里。
又給小王同學換了一次水,唐植桐從衣櫥里找出小王同學藏著的虎骨酒,打算明兒早上給她搓搓。
眼下東南亞那邊是有紅花油的,但四九城非常少見,畢竟進口紅花油是需要外匯的,而外匯正是眼下國內奇缺的東西,壓根不可能大規模進口非必要物品。
雖然沒有紅花油,但有替代品,畢竟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難免跌打損傷。
離普通百姓最近的恐怕就要數“大力丸”了。
解放前的時候,不少撂地的藝人都兼營售賣“大力丸”。
之所以說是兼營,是他們的目標群體很廣,一套花里胡哨的動作下來,先賣一波大力丸,能賣多少算多少,再耍一套功夫,最后捧著個帽子討錢。
至于大力丸是什么東西嘛,唐植桐一直稀里糊涂的。
唐植桐上小學那會,偶爾還能見到撂地賣藝的,有時候會好奇的往里面鉆。
里面一套功夫下來說什么“服一丸,金槍不倒一整宿”、“吃一丸,人受不了,床也受不了”一類的虎狼之詞。
周圍的大人笑哈哈,當時唐植桐還有些莫名其妙。
有時候換一波人,雖然還是大力丸,但說辭就變了:“跌打損傷、腰膝酸軟,一丸見效,藥到病除”云云。
現在想來,這些大力丸恐怕就是某口服液、某藥酒的老祖宗,沒有它們不能治的病,即便治不好也絕對治不死,如果真死了,那就是沒有按照療程服用云云……
當然,萬事有例外,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名鼎鼎的云南白藥也是大力丸出身,以前叫“百寶丹”。
這個可就厲害了,在戰場上大展神威,一舉成為國家保密配方。
相比起街頭的大力丸,唐植桐更相信虎骨酒。
虎骨酒其實不光可以用來喝,涂抹的效果一樣很棒。
“大晚上的,你干嘛?不許喝。”小王同學看到丈夫拿著酒發呆,直接站起來從他手里奪了過來,上一回喝了些,折騰了自己半宿,記憶猶新呢!
“啊?不喝啊,我想著拿出來明天給你揉揉手腕來著。”唐植桐先是一愣,接著笑了起來:“小王同學,你這思想不純潔啊!就我這戰斗力,還需要喝酒嗎?”
“呸!”小王同學紅著臉啐了丈夫一口,臭不要臉~~
一宿無話,睡一覺就來到了1月21日,臘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
起床后,唐植桐看看自己的衣服,把外套脫了下來,從衣櫥里找出一身以前的舊衣服穿上。
“干嘛穿舊的?看著不夠精神。”小王同學洗完臉,看著換了裝的唐植桐,問道。
“不是說今天進山打兔子嘛,我尋思著舊衣服刮爛了不心疼。”唐植桐搪塞道,其實是因為打算去上莊,不想打扮的那么醒目。
“哦。”聽唐植桐這么說,小王同學點點頭,畢竟很有道理嘛。
“來,給你搓上些虎骨酒。”唐植桐先把虎骨酒倒進手掌心一點,搓熱后繼續在小王同學手腕上揉搓一會,一直到皮膚發紅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