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愛軍和程少軍是一起來的,一人一個兜,鼓鼓囊囊的。
倆人根據唐植桐畫的簡易地圖,到了胡同口又打聽了一下,順著老朱指的位置就找了過來。
一進院子,倆人還納悶,這院子看著不小,但沒蓋幾間房子,看樣子也就住了兩戶人家。
由于不知道唐植桐和王靜文住哪邊,只能開口喊:“有人嗎?唐植桐同志是住這邊嗎?”
敬民聽到聲音后,率先拉開門,從門簾子下面探出腦袋:“愛軍哥?你咋來了?”
“我喊你幾個哥哥過來玩的,把門讓出來。”唐植桐也聽見了動靜,把小舅子的腦袋扒拉開,迎了出去:“過年好,過年好!兩位大駕光臨,蓬蓽生輝啊!”
“過年好。你們這院子可以呀,就住了兩戶吧?清凈。”程少軍東瞅瞅西望望,院子里不僅有石磨、碾子,還有雞圈、兩棵小棗樹。
“院子挺好,就是這兩棵樹小了點。這得多少年才能長大?”武愛軍也在打量,總覺得這兩棵樹與院子不大相配。
“嘿,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左不栽杏,右不栽桃;中間不栽鬼拍手。能栽的有限,棗樹嘛,當年就結果,給弟弟妹妹添個零嘴。”這個院子里,除了廂房,就屬對這兩顆棗樹最中意,畢竟周先生也有兩顆棗樹,多應景啊。
“你們四九城人講究就是多,種啥不是種?”武愛軍是后來才進的城,一直生活在大院里,對小老百姓的這些瞎講究并不了解,也看不上。
“嘿嘿,咱去廂房吧,廂房安靜。”唐植桐沒有反駁,四九城確實有不少講究,凡是自家院子必須栽樹,不栽樹只住人,就形成了一個漢字“囚”,不吉利。
種什么樹的講究也多,桑樹是很好,不僅能為蠶提供食物,還能給孩子提供個零嘴,但種桑樹容易讓人覺得家里貧困,畢竟富人家只穿綾羅綢緞不養蠶。
至于柳樹嘛,講究就更多了,送別叫“折柳”,但同樣有個詞叫“尋花問柳”。
在豬毛牙刷出來之前,柳枝是刷牙的必需品,那些煙花女子每天早上都會折上一支給恩客刷牙用,天天折柳,種少了壓根不夠用。
正因如此,所以老百姓家極少種柳樹,否則容易讓人聯想到行為不檢點。
武愛軍和程少軍顯然都不是老四九城人,不懂這些,他倆在看清唐植桐禮讓的手勢后,明白這是唐家獨居的院子,遂瞪大了眼睛:“敢情你這是獨門獨院?”
“嘿,得了長輩余蔭,住的寬敞了點。”唐植桐走在前面,把門簾子撩起來,把門推開,等著這哥倆進去。
按照老禮來講,到了朋友家,得先跟朋友家的長輩問聲好,唐植桐是這么做的,但對于來的朋友嘛,人家不要求,自己就不能刻意這么做。
“好家伙,你這套家具做的很好啊!”程少軍一進門,聞著檀木香,看著打了蠟的家具,不禁咂舌,視覺沖擊力有點強。
今天為了招待小王同學的發小,唐植桐早上的時候將書房與客廳之間的屏風往外挪了挪,把八仙桌擺在了中間,一會吃飯時更方便。
“面上好看,實際沒幾個錢,還比不上你倆的自行車。快坐。”唐植桐嘴上很謙虛,撈過茶壺,開始沖茶。
“真人不露相,你這大門口自行車也不少。”程少軍本來以為這是兩戶人家,每戶能有兩輛自行車已經是極好的了,沒想到這兒就住了唐植桐一家子,一家四輛自行車!
“悖奈吶慵蘗艘渙荊褂幸渙臼薔燦u摹d橇攪臼槍ぷ骱笞說閫飪熘冒斕摹!碧浦餐┌諳虜柰耄急傅然崤薟櫨謾
程少軍沒有繼續往下追問什么外快能賺這么多錢,也沒坐下,而是抬頭看著墻上的相框,相框里除了幾張照片外,還有獎狀,獎狀上是有字的。
之前武愛軍介紹唐植桐個人情況的時候,大家多少都有些質疑,但眼見為實,看到墻上的獎狀后,程少軍服了。
二等功、打虎表彰赫然在列,與之相比,什么先進個人、校級優秀學生就有點不夠看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就小王同學這外形條件,在心里有想法的不在少數,只是覺得妹妹年齡還沒到,得等等,結果一等,好嘛,人家結婚了!
有功勞,有院子,小兩口還有獨立的住房,再看看家具、自行車、縫紉機,程少軍覺得自己好像還真不如唐植桐優秀。
武愛軍是早就知道唐某人“豐功偉績”的,也是最早熄了比較心思的,因為功勞上面根本比不過。
但一來到這邊,更覺得熄了心思是對的,功勞比不過,論居住面積,自己也比不過。
雖然自己家住樓上,有暖氣,但這邊廂房也不差,爐子燒的旺,屋里也挺暖和。
這要是還對小王妹妹念念不忘,就是找不自在了,壓根沒法比嘛。
“傻愣著干啥?坐下喝點茶,吃點零嘴。”小王同學從正屋端了些張桂芳給準備的瓜子、松子啥的送了過來。
“這不是等你來嘛,你不坐下,誰敢坐下?”程少軍轉過身來,打趣了王靜文一句。
“還有你不敢的?不是我說你倆,到這來直接就進來參觀了?好歹去正屋跟我婆婆拜個年啊,得虧她忙活了一早上給你們備菜。”小王同學可不慣著自己這幫發小,張嘴n吧n吧火力全開。
“不怪他倆,是我帶他們過來的。”唐植桐一邊把事往自己身上攬,一邊扯了小王同學一把,這是上門來做客的,哪有這么說客人的道理?
“拉我干嘛?到哪都是這個理兒。在這漏了這茬我不拿喬,但以后在工作中犯了這樣的錯,人家會寬著他倆?我這是給他們提醒呢。”小王同學語速快,但語氣并不激烈。
“這不是沒來得及嘛,走,少軍,咱先去給嬸子拜個年。”武愛軍知道王靜文的脾氣,她當年可是有“小辣椒”的外號,從挎包里掏出兩瓶酒,然后拉拉程少軍,打算去正屋。
“別聽她的,我們一家都不是挑理的人,兩位安心坐著。”唐植桐在一旁試圖打個圓場。
“文文說的對,一進你這家門,就被這院子給驚住了。我們是真記著這一茬的,都給嬸子備了點心的。”程少軍從挎包里掏出兩罐罐頭,然后拍拍依舊鼓囊的挎包。
倆人沒有聽唐植桐的,也沒有生氣,一前一后的去了正屋。
唐植桐沒轍,只能跟在后面陪著。
這種家庭出來的,禮數肯定不會少,話肯定也比小老百姓會說,就看人家想不想跟你磨嘴皮子。
兩人跟張桂芳聊天的時候,沒有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就是把自己當成晚輩,把王靜文一頓好夸,然后說了幾件她小時候的幾件糗事,引得張桂芳一陣笑。
待霍效平來了之后,三人才從正房撤回到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