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在這打開?
丈母娘在這等著就是為了給個信封,說一句話?
唐植桐腦海里瞬間閃過以上兩個念頭。
“好嘞,那我們走了,媽。”小王同學反應快,推了一下唐植桐:“裝起來,回家了。”
“哦,哦,我們走了,媽。”唐植桐趕緊將信封裝進挎包,小心翼翼的,生怕折了。
這一路上,小王同學的笑容就沒斷過,她已經猜到里面是什么了。
到家后,小王同學罕見的關上了大門,并上了門栓。
進了正屋,在確認家里沒有別人后,小王同學催促道:“快點,快點,快拿出來!”
“我還以為你不著急呢。”唐植桐嘴上調侃著小王同學,但手上一點都不慢。
打開信封,唐植桐看到了照片,兩張!頓時猶如三五天吃了冰西瓜,爽翻天了!
多珍貴的照片啊!唐植桐很珍惜,沒有用手捏正反面,而是小心翼翼的卡著照片寬邊的兩側,緩緩抽了出來。
在抽出相冊的那一刻,小王同學看清了上面一張照片的真容,雙手接在照片的下面,生怕丈夫一個不小心掉地上。
唐植桐將照片小心的攤在桌子上,并輕輕的撥開,使兩張照片并排開來。
鳳珍全程圍觀,她知道信封里面的東西不一般,但沒想到這么不一般,看清后,很是驚訝,不過雙手捂住了嘴,像是怕驚擾了照片中的人。
鳳芝心思簡單,發出一聲驚呼,下意識的就要上手拿在手里仔細觀看,卻被唐植桐一巴掌將手打下去,警告道:“就這么看,別動手!”
小王同學彎下腰去仔細看了照片,起身時眼睛已經笑成了月牙狀,拉著丈夫的胳膊夸道:“桉子,光宗耀祖啊!”
唐植桐咧著嘴,很是開心,來這一趟,握手了、被k夸了、合影了,值了!
“什么啊?這么高興?”張桂芳看著幾個孩子腦袋湊到了一塊,也停下了和面的手,過來湊熱鬧。
“媽,照片,您快看看,桉子出息了!”小王同學放下丈夫的胳膊,過去挽住了婆婆的胳膊。
“哎吆,我的老天爺!”張桂芳的眼淚立馬就掉了出來,也顧不上手上還有面粉當即就抬手擦了個花臉。
唐植桐就在一旁笑,跟個二傻子似的。
有兩張照片是唐植桐沒有想到的,還以為最多只有一張。
“快收拾收拾,給你奶奶和你爸上柱香。”張桂芳又抹了把淚,在唐植桐手臂上拍了一下。
“好嘞!”唐植桐不反對這種輕度的封建迷信,因為這里面有張桂芳的精神寄托。
“只許看,不許動,別把口水滴上面。”小王同學扶著婆婆,把小姑子往后拽了拽,平日里小王同學對小姑子不錯,罐頭說開就開,但這照片不行。
“祖墳冒青煙了,族譜都能單獨給你開一頁了。”張桂芳盯著照片,喃喃道。
“嘿,族譜就算了,咱家也沒有。”唐植桐將奶奶、父親的遺像擺好,族譜是聯系一個家族的紐帶,但往往只有大家族才有,子嗣稀少的往往沒有精力整理,而且傳著傳著,可能就斷了。
“族譜在你大伯那,你奶奶說起過。”張桂芳聽兒子這么說,補了一句。
“這事以后再說吧。”唐植桐恭恭敬敬上了香,不認同族譜單開的事,眼下這環境并不是合適的時候。
上了香,唐植桐將鳳芝扒拉到一旁,俯下身子仔細看起了照片。
兩張照片,自己都是微微彎腰,個頭看上去跟k差不多。
一張是正常的握手照,另一張是握著手,拍自己肩膀的照片。
兩張照片的角度都是自己右前方,跟今兒登報的那張照片角度相同,唯一有區別的是遠近景。
這兩張是近景,被拍進去的人物有限,旁邊的羅清泉只露了半張臉,登報的那張是遠景,拍上的人更多一些。
兩張照片中,k的笑容都非常和藹,猶如一個至親長輩一般。
唐植桐看著照片,尤其是拍自己肩膀那一張,仿佛鼓勵自己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多做貢獻的勉勵猶如黃鐘大呂般仍縈繞耳畔,自己不能辜負k的諄諄教導和殷殷期望啊!
唯一遺憾的是這兩張照片都是黑白的。
不過這也不算事,等科技發達后,還可以上色。
小王同學又湊上去看了一眼,鬢角的白發果然已經很明顯。
“行了,收起來吧,等明天咱再去翻拍放大一份,買個相框掛起來。”小王同學用胳膊肘頂了一下丈夫,說道。
“嗯,我看行。”唐植桐很是贊同小王同學的想法,這照片不僅僅是照片,是一份督促自己莫忘記勉勵的提醒,是一份歷史的見證,更是幾年后的護身符。
唐植桐將雙手在身上反復蹭了三遍,才小心翼翼的拿起照片往信封里塞。
在打開信封往里放的時候,唐植桐發現信封里有東西,單手晃了晃,不敢置信的跟小王同學說道:“好像不用翻拍了,你看里面是不是底片。”
小王同學接過信封,湊近了看,驚喜道:“還真是!李姨真是太貼心了!”
“嗯,太貼心了,得好好感謝一下李姨。”唐植桐鄭重點點頭,他可太知道這種合影要底片的難度了。
在數碼時代,很多商人都有自己的攝影師,但在一些正式場合,他們的攝影師壓根就進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