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吧,明天下午、后天下午,你先在咱們學院作報告,兄弟院校我再聯系確定一下,定好了告訴你。”本校的事必須做的,這是校領導安排下來的,沒法縮減。
“行。”唐植桐點頭應下。
待目送周正走后,唐植桐又回到了教室補作業,今兒難得一直等到下課才走,作業補了一半,剩下的明后天再寫。
唐植桐之所以這么努力,除了做好一個學生本分外,還與學分有關系。
學分不僅僅看期末考試的成績,平時也是有表現分的。
唐植桐不想自己畢業的時候,因為成績不合格拿一個肄業,那就丟人了。
回去的路上,唐植桐看見功德林墻上站著一只鴿子,鴿子選了個好地方,唐植桐沒敢打。
昨天剛釣了魚,唐植桐琢摸著實在不行就過兩天再打鴿子、野雞啥的,否則就有些顯得自己搞肉食輕而易舉一樣。
回到家,張桂芳買到了今日份的菜,同樣是凍白菜。
也不知道商業局是從哪淘換來的,就這種白菜,去年冬天的時候都是扔在大街上任人撿,唐植桐還給公社里的賣蔥姜的姑娘指過一次路,但轉過年頭來,反而成了搶手貨。
“今天我聽說以后每人每天只供應二兩菜。桉子,你說咱家過些日子要不要種點芥菜?”張桂芳很憂心,去年腌的咸菜已經不多了,盡管報紙上一再強調情況向好,但百姓信的卻不多。
老百姓的判斷標準很樸素,真的情況向好,怎么會買不到菜?怎么會肉蛋越來越少?
“別了吧,就這么丁點兒地,種了芥菜,就沒法種別的了。薺菜的事情我想辦法吧,過兩天一塊再搞點香椿芽,咱把咸菜備足。”唐植桐知道母親為何說種芥菜,因為去年準備的咸菜疙瘩已經吃了一半。
“為難不?”張桂芳問道。
“不為難,您放心吧,好幾百塊錢的關系呢。”唐植桐笑笑,又把以前糊弄張桂芳的借口拉了出來。
聽兒子這么說,張桂芳就沒有再問。
晚上,唐家的飯桌上多了一個燉菜,燉白菜。
這次,即便外面的菜葉已經凍壞、干癟,但張桂芳沒有一絲一毫的浪費,就連白菜根都仔細的洗干凈切成了薄片。
菜有些咸,正好用來下飯。
面對母親的精打細算,唐植桐想起了最近報紙上的風向。
主要是四九城晚報,提倡精打細算、提倡記賬。
從這一點上來看,其實宣傳口知道百姓面對的困難是什么,表面上是錢不夠花,實際上是供應不足引起的。
米面不夠吃,要么寅吃卯糧,要么就得去黑市買糧票或者去郊區買高價糧。
這些都需要錢。
唐植桐心里是有底的,打算到了時節就往家“買”東西,為即將到來的饑荒做準備。
想為以后做準備的不止唐植桐,佟旺最近一直在鐘鼓樓的小院子里,盼著哪一天唐植桐能突然踏進門來,可回回都落空了。
自打過完年,黑市的肉價是見天的漲,剛開始一只雞還二十來塊錢,現在已經漲到四十來塊錢一只了,而且不好買。
在唐植桐投喂了一個冬季后,佟旺深切體會到了供應穩定的重要性。
佟旺能感覺出唐植桐不愿跟自己打交道,否則就不會這么久不出現了。
不過,佟旺不死心,哪怕是為了長身體的孫女,也得爭取一把,再聯系上。
唐植桐對此一無所知,他此刻正在聽小王老師給自己補課:“我打聽了一下,代表會一般在元旦前后開。去年的已經開過了,下次開會還早。任期是五年,你是半路加進來的,但一樣到64年結束。”
“那感情好,給我留出時間調研了。”唐植桐拿暖瓶給小王老師倒了杯水。
最近一直沒有刮北風,天逐漸暖了起來,唐植桐覺得今天廂房溫度還可以,就沒有生火。
“嗯,我還跟人打聽了,代表來自各行各業,其中農民占了不少,跟咱媽說的一樣,他們水平一般,你肯定能行,加油!”小王同學端著搪瓷杯,給自己男人打氣。
“放心吧,你男人什么時候給你丟過人?”唐植桐自信滿滿,他已經想好了,自己因《手冊》當選,那就還是在這方面搞文章,比如提前搞出公社醫保的概念。
當然,這些都需要時間,先用大半年的時間培訓大夫,讓赤腳醫生大展身手,然后具備了醫療基礎,再去制定相應的規則。
小王同學并不語,只是一味地看著自家男人笑。
“哦,對了,明天你是放半天假吧?不用著急回來,去看看電影啥的。我接下來的幾天都要做報告,時間安排挺緊的,也沒空陪你。”千禧年后,商家把3月7日營銷成了“女生節”,女生與婦女的差別僅相差一個晚上,這似乎沒有毛病。
不過現在沒有女生節,只有婦女節,機關單位的女同志下午放半天假,一般工會上午組織婦女同志開個座談會,然后發幾張電影票散會。
“沒事,你忙你的,不用你陪,我正好去看看姜姐,她早產了。”小王同學對明天的行程已經做好了安排。
“啊?早產?孩子幾個月?”唐植桐有些驚訝,這年頭國內沒有保溫箱,早產可不是鬧著玩。
姜燁人不錯,不僅幫著自己找《一分錢》的投稿渠道,送自己家的貓也乖巧,唐植桐不希望姜燁有事。
“九個多月了,這兩天正好在住院,單位的同事約著一塊去醫院看看。”
“哦,九個多月還好。”唐植桐松了一口氣,民間有句俗話:七活八不活。
說的是七個月的早產嬰兒能活下來,八個月的早產嬰兒往往站不住,九個多月已經接近足月,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