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白楊、崗哨,此時此景,唐植桐想起了一首歌――《小白楊》。
這首歌好啊,雖然還欠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首歌,但唐植桐不愿將這首歌投過去。
這么棒的歌曲,如果能投給相關單位,會發揮出最大的功效,比如投給總政。
不僅僅很快就能流傳開來,在團結同志、安穩人心、穩定局面上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過,最好能去西北采趟風回來再創作,否則別人問起靈感,總不能說看到大院的崗哨了吧?那豈不成了打人臉?
雖然唐植桐不認識總政的人,但有個“六度分離理論”說得好,在復雜的人際關系網絡中,任何兩個未曾謀面的陌生人之間,理論上可以通過最多五個中間人建立起聯系。
唐植桐確實不認識總政的人,但葉志娟、羅清泉、吳海洋、方圓、賀洪川甚至程少軍,他們總該有能搭上話的人吧?
憑著自己和小王同學《一分錢》闖出的名頭,再加上《小白楊》那旋律,恐怕到時候總政得追著自己約歌吧?
不是科班出身的作曲家、作詞家又如何?一切都用作(借)品(鑒)說話!
到時候,自己完全可以參與到歌唱者選拔中去,甚至指定誰誰誰來唱。
當然,唐植桐也就瞎吉爾想想,他不會干涉人家的工作,只要不想讓那些管不住褲襠的人去唱自己寫出來的歌。
雖然騎了沒多遠,但唐植桐的思緒已翻飛,直到路過路邊一農田,憋不住過去放水才將暢游太虛的思緒拉回來。
放完水,唐植桐留意到農田、地頭有好多薺菜,興許是這邊定量、供應普遍比四九城普通百姓好一些緣故,薺菜不少,既然看到了,就沒有放過的道理。
唐植桐挑挑揀揀,將一些嫩薺菜薅到空間里,忙活完才繼續啟程回家。
到家時,小王同學正靠在床頭端著本書等自己:“還沒睡呢?”
“還不晚,想著等你回來再睡。”小王同學合上書,打個哈欠,掀開被子起身將書放回到書架上。
“以后不用等我,你先睡就行。”在羅清泉那吃的有點咸,唐植桐先給自己倒上杯水,然后將身上零零碎碎的東西放下。
“羅叔叔還好吧?一切都順利嗎?”小王同學接過丈夫的外套掛在衣架上,問道。
“都挺好,羅叔叔給提供了很多思路,他還想給我推薦人來著,我拒絕了。昨天我給海洋哥寫了封信,想邀請呂大夫參與,也不知道她會不會答應。如果不答應,我這拒絕的可就草率了。”唐植桐說完,端起水杯試了試水溫,有點熱,于是又拿起小王同學的水杯,來回倒騰。
“你這不是讓嫂子為難嗎?小光才多大?”小王同學搖搖頭,覺得這么做有些不妥當。
“嘿,我這不尋思著多少算個機會嘛,等出了成績,嫂子工資、職稱也有往上提提的理由。”孩子確實小,但工資已經越來越難漲了,早漲總比滯漲好,再說了,自己也不可能真的把呂麗嫻當牛馬用。
“就你理由多,且等信吧。”小王同學不跟丈夫犟嘴,大長腿有點冷,又鉆回了被窩。
唐植桐一氣把水喝完,一抹嘴就開始脫衣服,小王同學身子不利索就給了自己偷懶的理由,大男人嘛,有幾個是天天洗腳洗兩頭的?當然,做398套餐的除外。
“羅叔叔說咱媽做面挺好吃,你小時候吃過嗎?”唐植桐將衣服脫下來扔到床尾。
現在天暖了,衣服可以隨手放,天冷的時候,衣服都是夾在兩床被子中間,這樣早上起來穿衣的時候不會凍一哆嗦。
“吃過呀。我爸喜歡吃米多一些,我們幾個小的也差不多。咱媽也嫌做起來麻煩,后來就不做了。咋了,你想嘗嘗?”小王同學往旁邊挪挪,給丈夫騰出空來。
“不是,好奇一下。那你嫁過來受委屈了,天天面食,很少吃米飯。”唐植桐動作麻利的把自己脫得只剩個褲衩,鉆進被窩。
“這有什么好委屈的,我說的那是小時候,現在有的吃就不錯了,我不挑。你沒瞅見靜瑩、敬民現在吃窩頭也吃的香嗎?”小王同學躲在被子下面脫衣服,蛄蛹蛄蛹,一會就把衣服從里面掏了出來。
“嘿嘿,那就好。來,讓哥哥檢查一下吃窩頭對身體健康有沒有影響。”唐植桐朝小王同學伸出“魔爪”,肯定不能來一出血染的風采,但抓抓握握還是可以的。
由于激素水平升高的緣故,小王同學這幾天格外圓潤,手感與平日里大不相同,唐植桐恨不能趴在中間睡……
次日,3月11日,星期五。
唐植桐上午報告,剩下的時間都在上課加補作業中度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前前后后用了五天的時間,唐植桐終于將作業趕到了跟同學一樣的進度上。
下午第二節課大課間的時候,羅志平出去一趟,回來遞給唐植桐一封信:“唐老師,你的信。”
“好嘞,謝謝。”唐植桐接過來一瞅筆跡和寄信地址,就知道是吳海洋的。
看看寄信、投遞的郵戳,唐植桐還是略微有些驚訝的。
前年、去年的時候,城區內的信件還能做到上午寄信下午投遞,但今年嘛,一般來說都是次日達,當日達的是少數。
這封信從郵戳上看,是上午收攬的,下午就投遞到位了,當日達,效率杠杠的,都快趕上狗東快遞了。
上課鈴響起的時候,唐植桐才拆開信封看起信來,看到后面苦笑起來。
還真讓小王同學說中了,不過吳海洋一句埋怨都沒有。
整封信的字里行間都是吳海洋對呂大夫的疼愛、體諒,甚至讓唐植桐就工作時間和跨度盡量給個準確的界定,他也好參考一下,看看是否需要跟別人換房。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唐植桐覺得自己得好好跟吳海洋解釋一下。
按道理來講,唐植桐再跑一趟五棵松當面跟吳海洋夫婦講明白是最直接的,但他不愿過去趕飯點,索性還是寫信。
換房是肯定是不能讓吳海洋換房的,他現在住的是大院,雖然在幾個大院里排名并不是最靠前的,但院子里什么都有,對大人來說方便,對小光的成長來說也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