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714兒童散學歸來早
“不公平也不能這樣呀,總有個說理的地方。你到底站哪邊的?”小王同學依舊不認同,不光不認同,還把火撒到了丈夫身上。
“我當然是站你這邊,咱說啥都不管用,既然抓住了,肯定有人管。無論是受了委屈,還是懷有其他目的,都有人去處理,咱不操這心。”三觀跟著五官走,媳婦說啥都是對的,唐植桐先是做了戰略性撤退。
人的三觀跟諸多因素有關,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教育、社會大環境等等。
以眼下的氛圍及小王同學的家庭來講,小王同學的牢騷是沒有錯的,往使館扔信確實是添麻煩的行為。
“可恨!”小王同學尤不解恨,跺了跺腳,說道。
“你怎么還帶入了?咱媽都沒說一句這人如何的話。說到底,這事跟咱們關系不大。”唐植桐哭笑不得,將小王同學先按坐在椅子上,讓她平穩一下情緒。
“我就是見不慣這種吃里扒外的行為。我在舞蹈學院的時候,見過一些訪問交流團,他們看我們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態,壓根瞧不起我們,想想就來氣。那時候就想著為國爭光,以后如果有機會出去交流,一定要展示一下什么叫大國度量。”小王同學坐下后,冷靜了不少,跟丈夫說了自己如此激動的緣故。
“有志氣,但你這種做法有欠周全。”唐植桐給小王同學倒了一杯水放在桌邊,繼續說道:“你有沒有想過,也許這人找不到說理的地方呢?也許他為的不只是自己呢?”
“什么意思?”小王同學愣住了,敢情錯的是自己?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的地方已經餓死人了。如果任由困難這么發展下去,餓死的人數會不斷攀升,直到一個很難跟歷史交代的程度。他這么做存在借助外力給國內施壓的可能。”餓死人已經不再是秘密,谷漫蒼的家書中就提及過,讓谷漫蒼好好謝謝幫助他白薯的同學,這事有點敏感,谷漫蒼只是私底下說過。
“……”這事超過了小王同學的認知,她張張嘴,沒有發出任何動靜。
“你看,這人投了信,卻沒有傷害任何人。如果是個人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他完全可以選擇其他極端手段報復。當然可以看做他茍且偷生,但如果不是個人的問題呢?”
“我現在擔心的是你的狀態。人吶,在逼到墻角的時候,什么事都做得出來。還記得年前下雪我跟鳳珍講的幸福者退讓原則嗎?”唐植桐不疾不徐娓娓道來。
小王同學木然的點點頭。
“記得就好。四九城還有拾荒、乞討的,我現在擔心他們遇到事情不講道理。
萬一他們放棄講道理,拿起武器,你可不許往前沖,能給東西就給東西,別拼命。”唐植桐沒敢說自己前陣子在新街口嚇跑了兩個劫道的,但這種事情千真萬確發生了。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這詩寫的很豪邁,為了變法英勇就義,可又有幾個人知道他想著把北邊的那大片土地賣給沙俄呢?
小王同學,人是很復雜的。不能光聽宣傳,也要結合自己的認知,防人之心還是該有點的。”唐植桐拍了拍小王同學的肩膀,一副語重心長的模樣。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中外都有。
康有為也曾為了募集變法資金,想著把西北的雞尾巴租借給列強。
貝多芬一直是身殘志堅的典型,但誰又能想到他并非天聾,而是后來感染梅毒導致的耳聾!
“去,你這是教育閨女呢?”小王同學不自然的扭扭身子,雖然不想承認,但道理她聽進去了。
“嘿嘿。你明白就好。有多大能力吃多大飯,咱過好自己的日子,不摻和外面的事。”唐植桐笑笑,投信的事且等著再發酵一下吧。
也許濺不起什么水花,也許會有連鎖反應,畢竟羊斟拉著主帥投敵后,接下來的兩三千年里專職司機的地位、待遇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嗯。你也不要太拼了,我聽咱媽說你曾提到過用外匯買糧,哪怕抱著這個目的,還是要以身體為重的。”小王同學徹底熄了火,摸著自家男人的臉龐囑咐道。
“嗯?我說過嗎?我自己咋忘了?”唐植桐撓撓頭,自己一直有這么個想法,但印象里并沒有跟任何人提過,倒是羅清泉隱隱有這種想法,跟自己提過。
“你貴人多忘事唄,難道咱媽還能說謊嗎?”
“我真不記得了,即便是說了也是順嘴一提,我只負責想點子,后面怎么落實、怎么賣、賺了外匯怎么花,我一概不操心,也不插嘴,更不會有意見。”雖然一直是這么想的,但唐植桐矢口否認,賺外匯是一回事,安排怎么花是另一回事,畢竟外匯到賬并不是進個人腰包,這是本分。
救災這種事,如果沒有一個開明的大環境,是不能由個人主導的,否則很容易被認為居心叵測,然后翻舊賬。
眼下扶溝縣有個叫米滿倉的,村里沒有糧食了,他跟其他兩個村干部商量著瞞報產量私分,確確實實救了不少人的命。
結果嫉妒使人面目全非,有個人可能覺得自己分的少了,也有可能是為了追求進步,后來跳出來把這事捅了出來,經村里多人指證,三人判了六年,最終凍死一個、瘋了一個,只剩了米滿倉一人。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聽你白話半天了,喝點水。”小王同學將唐植桐倒給自己的水端了起來。
小兩口在屋里卿卿我我,就聽見外面傳來“畢歟袷怯腥嗽讜鶴永鐫葉鰲
小王同學剛才為了不讓別人聽到談話,連廂房門都關了,唐植桐聽到動靜,起身道:“外面干嘛呢?我去看看。”
“媽,您這是準備翻地?”唐植桐打開門,往右邊一瞅,就看到張桂芳正揮舞著镢頭照著堆肥使勁。
“看看堆肥發酵的怎么樣了,發酵好就準備翻地。”張桂芳也不嫌臟,用手摳開砸的窟窿,湊上前去嗅了嗅。
“應該不臭了吧?”唐植桐走過去,沒有湊上去的意思。
農家肥堆肥一般在冬末,天氣冷的話大概得經過50天左右發酵,天氣熱的話時間會有所縮短。
這陣子天氣熱,雖然自家堆肥才三十大幾天,但應該發酵的差不多了。
果不其然,張桂芳嗅嗅后,對堆肥非常滿意:“已經不臭了,能用了。”
“好嘞,您把镢頭給我,我來干吧。”既然堆肥已好,唐植桐就伸手跟張桂芳要镢頭,打算趁自己今兒休息,把這重體力活給干了。
“我還沒老的動不了,你忙你的吧。”張桂芳看了兒子一眼,打算跟堆肥較勁。
“您這話說的,您不老我也能代勞啊。”唐植桐不吃這套,上前就要接過母親手里的镢頭。
“那你先換身衣服去,省的弄一身。上次的衣服,文文給你洗了兩遍。”張桂芳見兒子執意要看,提醒道。
“好嘞。”唐植桐瞅瞅自己的工作服,進屋換了一身舊衣服出來。
天氣越來越熱,現在干活可以不用穿毛衣,只穿一件單衣即可。
換好衣服,唐植桐出來接過母親手里的镢頭,朝手里吐口唾沫,一搓就揮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