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很快通過農機學院、氣象局、軍方逐級上報,并擴散開來。
農機學院的領導在給教育主管部門匯報時并沒有忘記唐植桐,在匯報了人工降雨的效果、投入等等信息后,提及了此事是受了唐植桐的啟發云云。
其他部門可以不提,但農機學院不能不提,因為用高射炮實施增雨作業是唐植桐在農機學院做個人報告時當著全校師生代表的面提出來的設想。
如果把唐植桐給漏掉,其他系統無所謂,但農機學院肯定會背上一個不那么好聽的名聲,起碼得讓人說一聲吃相難看。
教育主管部門對唐植桐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說熟悉。
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教育主管部門領導的桌上是韓海舟幫唐植桐完善的那份簡化字方案。
文字改革雖然由文改委主導,但班子成員跟教育部門存在重疊。
雖然此時可以說唐植桐已經做出了些成績,但還不足以讓領導們重視。
唐植桐的名字第二次出現在桌上是被接見后,再次加深了教育部門領導對他的印象。
人工降雨是第三次。
短短半年間,成績接二連三,領導在聽完匯報后,沉吟一下,先確定了人工降雨的真實有效性,才對農機學院的工作做了肯定,并夸了唐植桐一句:“唐植桐同志很優秀,是我們大學生的優秀代表!”
夸完并不代表結束,肯定還要有后續動作,不過此時教育部門也顧不上其他的,著重問了一下生產催雨彈的難度,以及開足馬力生產能日產多少枚。
目前部分地區的干旱是全國皆知的,二流報紙從來就沒隱瞞過旱情,只不過都是通過成功灌溉多少多少畝的形式見報罷了。
關于天災,大部分地方是不捂蓋子的,一方面能體現出干了實際工作,另一方面也為今年秋收后的糧食減收埋下伏筆。
更何況天災肯定是存在人力所不及的局限,能遮蓋一部分人禍。
至于下面的糧食短缺造成的困難,很多干部都已知曉,但沒幾個人敢把這種消息直接捅到天上去,畢竟去年某山的一場會議把這種苗頭摁的死死的。
不上報并不代表不會做些什么,各系統該勸退的勸退、糧食定量該壓縮的壓縮,有困難各系統自己扛了,如今又出現了“龍王爺”式的降雨神器,肯定是要第一時間往上報的。
并不是著急表功,在這種時刻,酬功是其次的,主要是將這種辦法迅速推廣開來,緩解干旱地區的旱情!
唐植桐對此一無所知,坐在操場上傻樂,連打了三個噴嚏。
去食堂接姜湯的同學早已回來,這邊都回來了,廣播里才說食堂免費為學生提供姜湯,要有序排隊等等。
享受了一把消息差的“開水供應部”的同學看唐植桐打噴嚏,拎著暖瓶就過來了:“唐老師,喝一碗吧,預防一下,省的感冒了。”
唐植桐沒有拒絕同學的好意,喝了半杯。
姜湯的味道怎么說呢,辛辣是從舌頭的兩側彌漫至整個口腔的,一口咽下去,從喉嚨到食道再到胃里,猶如一口白酒下肚一般,全都熱乎乎的。
唐植桐不太喜歡這種感覺,相比于姜湯,他更喜歡干炒雞里面的姜片,被油炸過的姜片失水小半,但滋味不減,摻雜上葷香和調味品的滋味,放入嘴中咀嚼,雖然也辛辣,但那種層次感是姜湯無法比擬的。
由于雨停了,沒有了接兩個妹妹放學的顧慮,一直等到運動會結束,唐植桐才收拾一下往家里走。
回到家后,小王同學趕忙打開自己的飯盒,說道:“你可算回來了,鳳芝都惦記老半天了。”
“哦?什么好吃的?”唐植桐看了一眼鳳芝,她沒有反駁小王同學的說法,而且正眼巴巴的盯著飯盒。
“糖耳朵,咱媽非讓等著你回來一起吃。”小王同學從飯盒里捏出一個,先給婆婆,然后才是小姑子、丈夫和自己。
“嚯,這可是好東西,哪來的?”唐植桐用手接著,嚼了一口,一股沁人心脾的甜味立馬在舌尖爆炸開來,將口腔中殘留的那點姜味沖刷的一干二凈。
糖耳朵是四九城的一種清真甜點,也叫蜜麻花,因為形狀像人的耳朵而得名。
這種小吃類似于其他地方的蜜三刀,先用溫油炸的酥嫩,再趁熱放在飴糖中浸透均勻,然后后撈出晾涼。
小王同學帶回來的糖耳朵做法很講究,一嚼就知道用的發面,松潤綿軟,輕輕一咬就裂開,下方不用手接著就掉地上了。
這種品質的點心可不常見,尤其是時下物資緊張,各個點心鋪子賣的點心那叫一個練牙,唐植桐覺得給人吃有些浪費,給老鼠磨牙倒是物盡其用。
也正是因為如此,哪怕點心限量不憑票,唐家也極少買。
“單位聯系了點心廠,幫職工買了點。各種點心都有,我選的糖耳朵。”小王同學見丈夫喜歡,一副快來表揚我的表情。
“不錯不錯,還是你會選,糖耳朵可是四九城小吃十三絕中最受歡迎的一種。”唐植桐不吝美,給小嬌妻豎起了大拇指。
有人說四九城全是地道,沒有美食。
唐植桐覺得這種說法很大程度上是靠譜的。
就拿點心行業來說,眼下哪怕經過合營,依舊有很多老字號,像什么稻香春、桂香村、蘭英齋、福蘭齋、正明齋、清華齋、聚祥公、義聚昌等。
其中有傳統點心鋪,主營滿人喜歡的各類餑餑,那味道怎么形容呢,唐植桐以前曾經收過四九城同事送的京八件,看著精致,吃起來嘛……那叫一地道!
從那以后再也沒碰過。
糖耳朵屬于清真點心鋪的拳頭產品,其中做的最好的是大順齋,不過現在也不怎么做了,小王同學這次能買到,實屬不易。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