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星期五,宜蓋屋、安門。
早上出門的時候,唐植桐看到兩只燕子在自家大門口上方飛來飛去,不知道是否打算在此筑巢。
今兒羅志平又交給唐植桐兩封信,一封是霍效平的,一封是萬向紅的。
霍效平在信里說了一下風扇的研發進度,理論上已經有了合適的曲度,能符合唐植桐的要求,但由于航空學院手頭沒有合適的測試工具,所以未能進行驗證。
對于唐植桐所說的讓兩人協作的事情,霍效平沒有表現出異議,在信里回復舉手歡迎。
萬向紅那邊自然也沒有問題,能參與到如此有意義的項目中去,她自然不會往歪了想,不過她也坦對于電機方面有所欠缺,打算這陣子多請教、多跑圖書館。
至于岳惜金嘛,萬向紅說最近雖然有碰到,但沒有搭理他。
面對萬向紅的說法,唐植桐有些拿不準,這是又糾纏了,只是沒搭理?
唐植桐這邊還沒理清頭緒,就聽有人在門口跟老師打報告說找自己。
老師暫停講課,跟唐植桐點點頭,待唐植桐起身后,才繼續往下講。
對于這么個特殊的學生,老師都習慣了,可唐植桐還不習慣,之前逃課都是悄悄地從后門溜走。
過來找唐植桐的是科研班的同學,說今兒是試航的日子,輔導員莊磊已經在教室了,就差唐植桐一人。
等唐植桐到了以后,莊磊開始訓話:
“好了,人齊了,我說兩句。
同志們,相信大家經過一個多月的辛苦工作,已經對航模有了大概的認識。
我們國家的船舶工業還很薄弱,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
請同學們此時一定要夯實基礎,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以趕超其他先進國家為目標,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在這邊方面,隔壁農機學院已經走在我們前面,他們已經能在某一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我希望不久以后的將來,我們科研班也可以光榮而自豪的向全世界宣布,我們能行!”
莊磊講完話,大家在下面呱唧呱唧的鼓掌。
鼓完掌,卻有同學在下面指著唐植桐跟莊磊說道:“導員,農機學院之所以能在人工降雨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唐植桐同志功不可沒,用高射炮進行人工降雨是他向農機學院的領導提出來的。”
“哦?唐植桐同志,是不是這么回事?”莊磊很意外,他聽戰友說這里面有軍方的貢獻,但還真不知道此事因自己的學生而起。
“輔導員好。我就是前陣子在農機學院做匯報的時候突發奇想在會上提了一嘴,后面能成功全靠農機學院等等單位的努力。這功勞不能往我身上推。”唐植桐上半句還是跟莊磊說的,后半句就成了對發的那位同學,不過都是笑瞇瞇的,態度和善,不會讓人反感。
“能有這想法就很不錯嘛,很多時候就是得先有想法,然后再去驗證。很不錯,很不錯,希望你接下來也能給科研班的同志們多說說你的想法。”莊磊看當事人并沒有否認,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看著唐植桐,莊磊想起前陣子陶英杰在自己面前說了一通唐植桐不務正業,在科研班搞小團體,利用科研班的器械和物資搞航模之外的事情。
莊磊不是愣頭青,面對陶英杰的小報告,并沒有立即找唐植桐對證。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唐植桐頂著一個被接見的頭銜,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談話也只能是勸勉類型的,批評都得掂量掂量。
事后,莊磊找施正則、畢彬旁敲側擊了解了一下情況,這才知道兩人之間的那點小恩怨。
站莊磊的角度來看,陶英杰找唐植桐的麻煩是毫無道理的,這種行為非常不明智,決定是校方做的,是你能不認可的?上面接見的人選,是你能找麻煩的?
莊磊沒有順著陶英杰的意,但也沒有批評陶英杰,科研班只是暫時的,也只是一個選拔的試點,后面單位選人的時候第一個先把陶英杰排除在外就是了。
莊磊說完,甚至沒有看陶英杰一眼,抬手往下壓,示意唐植桐坐下,然后讓各小組抬著各自的航模,前往操場旁邊的游泳池,今兒要在那邊試航。
唐植桐搭了把手,看了個稀奇,試航跟玩無線遙控的模型差不多,只不過這三艘航模的個頭大了些,都在一米左右。
速度嘛,唐植桐不敢恭維,覺得還是太慢太慢了。
哪怕是陶英杰通過作弊,加大了發動機的排量,那速度跟唐植桐見過的遙控船也相差甚遠。
這一折騰,就是一上午。
試航結束,回到教室,莊磊勉勵幾句,提出了新的要求,交代各小組在此次試航的基礎上對已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既要考慮各類艦艇實際的用途,還要發揮想象、放眼未來,再各做一個航模出來。
至于怎么想象,怎么個未來法,莊磊都沒交代,而且說完就撤了。
科研班的同學一時沒有頭緒,至于怎么改進,同學們各抒己見,有說增加動力的,有說調整重心的,有的不知道從何下手,大部分都是只想著在現有基礎上進行性能的提升。
唐植桐在一旁看著,默默不語,他覺得這事好像沒有表面上這么簡單,學校出錢、出教室、出物資,就任憑一幫學生在這做模型玩?
明顯這里面有事情,只不過學院沒有告訴學生。
“唐植桐同志,你有什么想法嗎?”施正則當著其他同學的面問道。
“我一時也沒什么頭緒,我得好好琢磨琢磨。”唐植桐笑笑,開口婉拒了,最近表現的有些出挑,若是再張口就來,那就成妖孽了,得往后拖一拖再說。
聽其他同學掰扯了一會,到了飯點兒,唐植桐也就隨著大家伙撤出了科研班。
下午,唐植桐又又又逃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