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齋的糖火燒是清真食品,原料是精選的面粉、芝麻醬、紅糖、香油、桂花,具有酥松綿軟、味道香甜、食而不膩、夏不發霉、冬不發干的特點。
正是由于這種特點,成了貴教人士上路朝覲必帶的干糧。
在點心限量以前,大順齋的糖火燒產量就不高,一天也就能做200來個,不知道是因為賣不出去,還是原材料受限制。
眼下產量就更不及從前了,過不了多久就會直接被砍下馬,直接停產。
這不是點心廠的工作人員說的,而是唐植桐明確知道一件千真萬確的真人真事。
眼下由于三哥自信心極度爆棚,一直沒有中斷在西南的挑事,為了解決爭端,前陣子的大型會議都是副手做的報告,因為正職去三哥那邊談判去了。
等到今年冬天,白帽子尼會來中國回訪,他點了名的要吃大順齋的糖火燒,為此,大順齋的李深師傅和徒弟們被連夜召集起來,忙活了大半宿,做了二三十斤糖火燒,也不知道白帽子尼能不能吃得完這些真正干凈又衛生的糖火燒。
等起風后,糖火燒就直接斷了當,直至改開。
怎么說也有點絕版的意思,唐植桐買的很開心。
回到家,唐植桐看到燕子夫婦已經將愛巢筑好,但它們沒有住起來,看樣子是打算通通風去去甲醛再選個黃道吉日入住。
把糖火燒交給張桂芳,唐植桐找出斧子,趁著天還沒黑,在屋檐下叮叮當當的忙活起來。
這一忙活,就直接忙到了飯點。
貝貝很喜歡貓爬架,在上面蹦蹦跳跳、抓抓撓撓,怎么喊都不愿進屋。
“不用管它了,咱們先吃飯。”忙活了大半天,唐植桐早就餓了,將斧子放到一邊,洗手準備吃飯。
“哥,點心,點心。”鳳芝在一旁小聲提示道。
“你還真是有點好吃的就不過夜啊。”唐植桐笑笑,打開了自己的飯盒。
押運處此次接收點心跟小王同學從北圖帶回來的一樣,都是不帶包裝的,容器自備,主打一個環保。
其實不止鳳芝想吃,唐植桐也想嘗嘗讓白帽子尼惦記的糖火燒是什么味。
糖火燒個頭不大,一個只有一兩重,跟個小點心似的,據說貴教人士喜歡當早點吃。
唐植桐從飯盒里一個個拿出來分給家人,一人一個,還剩一半。
“你有東西也過不了夜,剩下的別吃了,明天帶給敬民。”張桂芳看著孩子們高興,只是簡單嘟囔了一句,沒有讓大家掃興。
唐植桐笑笑,張桂芳這婆婆當的,都快拿自己小舅子當親兒養了。
既然一人只有一塊,那就得細品了。
唐植桐一手捏著糖火燒,一手在下面接著,先聞了聞味道,然后一口咬了下去。
表皮受到震動,有些掉渣,得虧有手在下面接著,否則就落地上了。
唐植桐今天收款的時候見縫插針的跟點心廠的人聊了一會,恐怕以后各單位就沒有這種受照顧的待遇了,想吃都得去點心鋪排隊,而點心廠的師傅還說自個廠接下來會限產。
這套組合拳下來,以后想吃點心就更難了。
就這種節骨眼,哪怕掉地上也得撿起來吹吹吃掉,然后接受父母的教育,輕則一頓數落,重則巴掌與肌膚親密接觸。
盡管點心會少,但唐植桐嚼了兩下就有點不想吃了。
糖火燒的味道不太好形容,麻醬里面摻了紅糖,而且麻醬的比例不低,吃到嘴里總有一種怪味,不光噎得慌,口感還沙楞沙楞的。
“喏,你吃了吧,我不喜歡這個味。”仿佛女同志更偏愛這種口感一般,唐植桐看小王同學吃的香,就將剩下的放到了她手里,然后一仰頭,把手里的碎渣倒進嘴里。
小王同學見丈夫真不太吃,就問道:“點心廠去你們單位只帶了糖火燒嗎?”
“也帶別的了,但我們得發揚風格嘛,買的最晚,其他的都賣完了,只剩下糖火燒沒人要。”唐植桐拍拍手,家人喜歡,這錢就沒白花。
小王同學這才沒了話,因為北圖當時買點心的時候也有這種情況。
“家明他媽今天過來還錢了。”吃飯的時候,張桂芳冷不丁的來了一句。
“哦?劉誠志撿錢了?”前幾天還沒錢,眼下也沒到再次發工資的時候,若不是眼下沒有菜票,唐植桐都以為劉家中了潑天的富貴。
“她支支吾吾的,沒說。”張桂芳搖頭,她心里已經做好了打水漂的準備,沒成想竟然收到了還款。
“嘿,保不齊是在您這刷好印象呢,興許過兩天再來跟您多借一點。”唐植桐想不出劉家這么做的目的,胡亂猜測的同時,也想提醒親媽不要再輕易外借。
“不借了,再來也不借了。”張桂芳瞥了兒子一眼,這次倒很堅決。
效果達成,唐植桐笑笑,自己已經盡力在大的方面做貢獻了,小家這方面可以自私一點,總不能真被塑造成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形象,那些都是神人,自己還差得遠呢。
飯后,唐植桐觀察了一會貝貝在貓爬架上撒歡,然后琢摸著如何改進,如何在更多的地方為國創造創匯的機會。
人的記憶很奇怪,很多時候壓根就不會往某一方面去想,然而一旦看到什么,就仿佛觸摸到了開關,閘門打開,與此相關的記憶會撲面而來。
唐植桐看著貝貝,想起了以前小區里的狗,有些人遛狗不栓繩,有些人給狗穿一些可可愛愛的衣服。
給狗做衣服可能會有爭議,可以先待定,不過牽引繩可以做起來啊!
這招老祖宗就會,而且牽引繩做的很漂亮,不僅不勒脖子,還帶有吉祥的花紋裝飾,主打一個fashion!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