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敬民不敢不答應,因為大魔王要檢查。
唐植桐對小舅子的態度很滿意,爽快,是個能擔事的爺們。
兩人躲在樹蔭下你一口我一口,慢慢的喝著北冰洋,唐植桐擦了一把汗,若照這個勢頭下去,今年夏天中暑的恐怕得不少吧?
也不知道眼下有沒有藿香正氣水,回頭打聽一下,也許這個能用來創匯呢。
“姐夫,我喝完了。”王敬民仰起頭,將瓶中最后一滴北冰洋倒進嘴里,仍有些意猶未盡。
“再來一瓶?”唐植桐見小舅子難舍最后一滴的模樣,朝商店方向呶了呶嘴。
這邊的北冰洋不是商店里售賣的,而是四九城的部分靈活就業人員去食品廠批發過來養家糊口的,只是將攤位支在了商店門口。
“不了,一瓶就行。”盡管王敬民覺得自己能一氣干掉十瓶,但還是懂事的搖了搖頭。
“行,那咱回去。”眼下的北冰洋都是采用來自于川渝的純天然的材料,可能是沒有科技與狠貨,唐植桐喝著反而覺得味道不是那么美妙。
唐植桐也將北冰洋喝掉,起身拍拍屁股準備去還瓶子。
“同志,給孩子買根冰棍吧,減價處理了。”收回瓶子的同時,小販主動推銷道。
“多少錢?”唐植桐順嘴問道。
“冰棍兩分錢一根,現在一分錢一根,奶油的五分,現在五分錢倆!”小販報價報的利索,他也不想這么折價,但沒辦法。
他眼瞅著今天天熱,進貨進的有點多,還有些沒賣完。
下班的已經都回來了,過不了多會太陽就下山,暑期消散,自己的冰棍更賣不出去,到時候只能砸手里。
“那來十根冰棍吧。”唐植桐知道干這行不容易,表現的很痛快,汽水瓶子的押金直接不要了,全換成冰棍。
早年有個鄰居沒有什么正經營生,一家老小的收入僅靠田里那點產出入不敷出,只能想其他辦法開源,夏天的冰棍就是那叔叔的收入之一。
說來慚愧,唐植桐當年甚至盼著那位叔叔生意不好,因為每逢賣不完,他就會將賣不完的分給附近鄰居家的小孩子,這是唐植桐和小伙伴夏日里為數不多的消暑來源之一。
“好嘞!您拿好!”小販一看來了大主顧,把冰糕箱子掀開一條縫,將手伸進去就是一通摸索,一會的工夫就掏出三塊冰棍來。
唐植桐接過來遞給小舅子,自己也不著急,繼續等。
眼下甭管是商店,還是靈活就業的小販,都沒有財力配置冰箱,只能用這種木質的冰糕箱。
冰糕箱里大概率放著一些保溫用的小棉被,由于保溫性能一般,所以冰棍是要盡快賣掉的,這也是商店不做這個買賣的原因之一,人家需要負責售賣的貨物那么多,哪有空伺候這三瓜倆棗?
小販前后開了三次,才湊夠十根。
王敬民每只手兩根,唐植桐每只手三根,冰棍融化的水滴滴答答的落在地上。
“姐夫,買這么多做什么?”敬民想吃,卻吃不到,不知道姐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一會分給你的小伙伴,都是當司令的人了,怎么能不給下屬發點福利?”唐植桐隨便找了個理由,實際上是為童年的自己買單,彌補那份盼著人家賣不掉的愧疚。
“哦!”敬民眼睛一亮,這法子好!花費不多,還拉攏了人心。
婦聯大院的孩子沒有那么多,十根冰棍除了讓王敬民拿上去給靜瑩一根外,還剩了一根唐植桐自己嗦著玩。
冰棍上沒有包裝紙,唐植桐咔嚓咔嚓的直接咬著吃。
融化的冰棍并不堅硬,就這硬度,恐怕老太太都能咬得動。
不過只有一分錢,不能要求太高。
這也就仗著牙口好,若是牙口不好的,恐怕得倒牙了。
兩分錢一根的冰棍,自然不會給放糖,里面的甜味大概率來自糖精,但唐植桐不光自己吃的放心,給婦聯大院的孩子們吃也放心。
眼下四九城只有食品廠一家生產冰棍,國營單位不會在水上做節省費用,肯定用的是自來水,不可能直接取用什么河里、湖里的水。
等改開后就不一定了,唐植桐當時吃那位鄰居叔叔給的冰棍,吃出過蝌蚪,就小蝌蚪找媽媽里的蝌蚪,而且蝌蚪個頭還不小,瞧那個頭,興許是癩蛤蟆家的娃娃。
想起這茬,愧疚感就又少了一分……
三下五除二,將冰棍啃完,唐植桐才騎上自行車往家走。
想著剛才的小販,唐植桐琢摸著,等暑假到來的時候要不要讓自家妹妹體驗一下生活?
到時候自己幫著批發點雪糕、汽水啥的,除了讓倆妹妹賺兩個零花錢以外,既能讓她們體驗到賺錢的不容易,也能讓自己空間里的冰塊有個合理的“來源”與“去處”。
來源自然是食品廠那邊,去處嘛,用不完的冰,到時候擱家里降溫,很合理吧?
“我真是個小天才!”唐植桐覺得這個法子可行,心里美滋滋。
拐進花市大街,唐植桐左右張望,看附近有沒有賣汽水的小推車,也留神聽著有沒有冰棍小販的叫賣聲。
在花市這一塊,由于消費能力有限,一般不會出現兩種一起經營的情況。
汽水嘛,冰鎮是最吸引人的噱頭,但冰塊個頭大,自行車不好馱,只能用小車推著,面向的是家底殷實的人家。
冰棍面對的消費群體就低一些,售賣的靈活性也高,部分小販會用自行車馱,甚至有人背著賣箱子沿街叫賣。
也就只有東四、西四那種富人扎堆的地方才能看到守著個小車既賣冰鎮汽水也賣冰棍的攤位。
一直到家門口,唐植桐都沒有發現這一塊有人賣汽水或冰糕。
好消息是這片沒啥競爭對手,壞消息是,這片連賣冰棍的小販都瞧不上……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