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鋼來到屋內,撲面而來的是一股血腥味。
作為巡山隊的小隊長,唐鋼對這種味道并不陌生,以前在巡山時沒少打到獵物后就地放血、剝皮,但這種味道出現在自己屋內還是頭一回。
唐鋼快步走到床前,別說抱兒子,連看都沒看,彎下腰查看起靳玉梅的情況:“沒事吧?”
“沒事,看咱孩子多像你。”靳玉梅還很虛弱,汗水打濕了頭發,臉色、嘴唇都呈現出一種失血過度的白色,但看向兒子的目光里滿是柔情。
“嗯,你先閉上眼歇歇。”唐鋼這才瞅了一眼兒子,剛出生的小家伙皺巴巴的,頭發還有些濕,看上去小小一只,有些丑,壓根看不出哪兒像自己。
“鋼子真疼媳婦,我還是頭一回見不抱兒子的。”老牛婆在旁邊跟唐田氏說笑一句,不待她回答,就朝著唐鋼說道:“母子平安,你就放心吧,快出去,我們收拾一下,你等會再進來。”
收拾肯定是要收拾的,不僅屋里要收拾,外面也要開始著手挖坑,用來埋胎盤。
東北這邊有個說法,男孩子的胎盤要埋在大門左邊,寓意“頂門立戶”,以后會人丁興旺,家族昌盛;如果是女孩子的話則埋在果樹下面,象征“多子多福”。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胎盤的開口都要朝上,這樣以后母親的奶水才會充盈。
唐文邦指了個方位,讓唐鋼在大門內側挖坑,自己則進門端了盆水出來。
林場這邊也有日子沒下雨了,地面本來就硬,再加上經年累月的踩踏,地面不是一般的結實。
唐鋼刨上兩镢頭,唐文邦就朝里面倒一點水,待水往下洇一洇,再讓唐鋼接著刨。
老牛婆和唐田氏將產房稍作收拾,出來的時候就看到爺倆在忙活,張口想說什么,最終卻什么都沒說。
眼下各種定量都少了,不少人已經拋棄了傳統。
胎盤好歹也是塊肉,即便自家不吃,也能在洗凈、蒸煮、晾干后當成中藥材售賣,好歹能換兩個錢。
唐田氏將老牛婆的表情看在眼里,回屋里給她用報紙包了一包棒子面,額外又準備了兩塊錢的謝禮錢。
老牛婆不僅提供了技術及心理支持,粗草紙也是她帶來的,眼下這種東西是稀缺的,若不是老牛婆帶來的粗草紙,炕上還不知道會糊抹成什么樣呢。
老牛婆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家伙事,拿上棒子面和錢,說了些吉祥話就歡天喜地的走了。
唐鋼這邊則將胎盤小心翼翼的放進剛挖出來的土坑里,再用土給埋上。
唐文邦則將兩條獵犬牽到了門口,告誡它們不能挖出來吃。
在東北這邊,一旦發現有狗刨食埋在土里的胎盤,那這只狗就不能要了,最終只有一個歸宿:鐵鍋。
埋好胎盤后,唐文邦就拉著兒子進廂房去看孫子。
唐文邦抱著孫子,心滿意足。
剛出生的孩子覺多,孩子被爺爺抱在懷里,沒給出什么特別的反應,反而是唐鋼在一旁開口道:“也不知道桉子收到信沒有,早知道就晚些日子給他回信了,他上一回來信還問孩子出生了沒呢。”
“回頭再寫,這事不著急。”此刻唐文邦眼里只有大孫子,一張長滿褶子的臉上笑出了菊花。
但孫子卻不怎么給爺爺面子,哼哼唧唧的哭了出來。
“毛手毛腳的,都出去,該給孩子喂奶了。”恰逢唐田氏給兒媳婦端來一碗小米粥,見狀就開始往外趕人。
其實主要是趕老伴,兒子對兒媳已經非常熟悉了,在這方面是不用避諱的,弄不好待會不下奶,還得兒子幫著疏通疏通……
唐植桐收到信的時候已是星期天的下午,若不是還惦記著今天下午還要從高師傅處取鹽,唐植桐肯定的卡著點到單位。
“唐科長,昨兒一忙給忘了,你的信。”押運科不少人去農場勞動,孔一勤這次被留在押運處值班,在見到唐植桐的時候從兜里掏出來一封信。
“好嘞,謝謝孔哥,每次都勞你單獨給我留下,費心了。”唐植桐接過信,從兜里掏出煙來給孔一勤散煙,大伯那邊過來的東西和信件都能第一時間到達自己手里,得記人家這份情。
“捎帶手的事。”孔一勤接過煙,從兜里掏出火柴劃了一根點著,點著后甩兩下將火柴甩滅,也沒問唐植桐抽不抽,現在押運處基本都知道唐科長戒煙了。
“嘿,我聽說最近線路上不怎么安生,孔哥還幫我留意信件,我得支情。這一路怎么樣?沒出什么岔子吧?”唐植桐跟孔一勤客套道。
“客運車輛還好點,貨運那邊情況挺多的,我聽那邊車站的同志說,每一趟車次都有人扒車。”孔一勤瞇起眼,噴出了一口煙。
“唉,總歸日子能比余英老家那邊好一點。”現在捅破饑荒就差一層窗戶紙了,只要再等上個把月,麥子的產量統計上來,到時候就是想裝鴕鳥都裝不了了。
“我聽說北大荒那邊五個窩頭就能換一個媳婦,像余英似的,出來總比在老家強。”說道余英,孔一勤又吸了一口煙,感嘆道。
“樹挪死,人挪活。不被逼到份上,誰又愿意背井離鄉呢?”唐家當初就是老家遭了災出來討生活的,老太太一輩子都沒能再和大兒子、女兒見上一面,對于災荒,唐植桐感同身受。
“這幫狗娘養的,只要自己帽子能保住,就不拿人當人!”孔一勤罵了一句,將煙頭扔在地上,狠狠地踩上了一腳。
“孔哥,禍從口出啊,以后可得慎。”唐植桐認同孔一勤的話,也能體會他的心情,有時候自己也想罵上幾句,但眼下的風向真的不好琢磨,保不齊一句話就成為日后的禍患。
“唉,我也知道罵沒用,可心里不是滋味。你去忙吧,我回去了。”孔一勤嘆口氣,擺擺手走了。
唐植桐沒有繼續勸,嘆口氣去找高立德,昨兒約好了今天取鹽。
說是一袋鹽,其實只有小半麻袋,三十來斤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