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慶祥覺得幫扶的事情得讓唐植桐給見證一下,如果這事成了,作為四九城代表是不是能往上反應反應?如果這事沒成,那也是在代表的見證下努力過了。
方圓的想法是好的,但依舊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現在肉食供應很困難,哪還有雞等著咱們買?就算有也是在黑市,咱們從黑市買不太合適吧?”
“咱們幫著社員買雞,還不如每人認領一個小蘿卜頭,幫著他們出學費呢,這個不犯忌諱。”
……
唐植桐靜靜的在旁邊聽著,眼瞅著幫扶會議越來越偏。
方圓的意思很明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幫著社員減輕一點負擔,不如想辦法讓社員有一份可持續性的收入。
而有的人怕風險,有的人怕麻煩,還有的人單純的嫌買雞出的錢多。
現在黑市上一只雞起碼五十塊錢,在座的大部分都是領導,如果幫扶的話,怎么也要一對一吧?三四個領導幫扶一戶,說出去像什么話?
可幫扶一戶的代價有點大,拿出五十塊錢來給社員買只雞?傳出去也不好聽啊!
而幫著出學費就簡單多了,眼下每人每學期的學雜費并不算多,高中生6元,初中生5元,小學生2.5元。
一年最多不過12塊錢,平均到每個月最多一塊錢,這點錢不算什么,關鍵是說出去好聽啊!
誰誰誰跟社員結了對了,幫著他家孩子讀完了高中!
一聽就高大上,比出一只雞好聽多了。
“各位領導,我能不能說兩句?”唐植桐覺得這么吵吵只會越來越脫離方圓的出發點,舉手打斷了討論。
“你說。”眾人都住了口,等著唐植桐發表意見。
“我覺得還是幫扶養雞合適,但不適合買母雞,也不能走代養。”唐植桐先把結論說出來,順帶觀察下幾位領導的神色。
買成年雞這事難度太大,因為生產隊這邊的困難戶有很多,即便價格跟給押運處買雞相同,那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至于代養更不行,名義上雞屬于領導,社員賣了還好說,萬一中間被黃鼠狼叼走了、生病死了,到時候該如何處理呢?后續都很麻煩。
“那什么雞合適?總不可能買公雞吧?”有人提出了質疑。
“不選成年雞,咱們選剛破殼的雛雞。”唐植桐搖搖頭,揭曉答案。
有句話說得好,你可以相信群眾的力量,但別輕易相信群眾的智慧。
在那場偉大的扶貧中,有多少貧困戶第二天就把扶貧用的豬牛羊給賣了、吃了?
小雞不同,肉太少吃不著,賣也賣不出價。
“雛雞?那個更難買吧?”幾人你看我我看你,眼下孵化的手段有限,大部分時候都得靠母雞抱窩,還不等販子上門收,恐怕就被四鄰八舍給預定了。
“嘿,郵電學院科研班正在搞孵化器,因為過來參加勞動,稍微中斷幾天,重新撿起來也不麻煩,成功的希望非常大。如果用孵化器的話,能同時孵化上百只。二十來天就能出一窩,到時候每家三只雛雞,總有一只能是母雞。”唐植桐捎帶手的推銷著孵化器。
“還有這種發明?”有的領導很驚訝。
“為什么是三只?既然有條件,可以多養幾只嘛。”有的領導敏銳的抓住了唐植桐話里的界定詞,眼下到處缺雞蛋,商業局那邊都被雞蛋愁白了頭,恨不能下面農戶家家養雞。
“現在著手開始重啟孵化器研制工作,最快6月下旬就能孵化出第一批雛雞。
雛雞差不多養半年才會下蛋,雞也是要吃糧食的,養多了社員負擔重。
三只剛剛好,從概率上能保證最少有一只母雞,公雞可以給社員增加一道年菜。”
唐植桐快速轉動大腦,給養三只雞找理由。
話當然是撿好聽的說,什么年菜都是虛的,即便養大,社員也是想著去集市上換錢,大家伙對此心照不宣。
至于養三只的真正原因,是防止若干年后被翻舊賬,畢竟多年以后會有人跳出來割尾巴。
“小唐這個辦法好,可操作性還是很強的。”
“可以跟幫扶學生結合起來,我在這里表個態,我可以幫扶個學生。”
……
孵化小雞花不了幾個錢,單拎出來說顯得有些上不了臺面,但有對學生的幫扶在,就成了對這邊生產隊的全方位扶持。
唐植桐樂呵呵的聽著,無論討論的內容如何,結果都是對社員有益的。
待事情敲定后,唐植桐把施正則和畢彬喊過來,讓市局跟他們對接孵化器的事情,自己不再插手。
施正則和畢彬很高興,沒成想還沒畢業,利用業余時間搞的兩個發明已經進入了試用階段,這是群眾對他們努力成果的認可!
做好事總能讓人心情愉悅,今兒的臨時會議開的很成功。
至于雞蛋的來源嘛,唐植桐沒吭聲,在這種明面的事情上,還是蘇慶祥找后勤部門協調來的光明正大。
事有輕重緩急,科研班的同學得了尚方寶劍,明兒跟著往這邊送物資的卡車一塊回城,抓緊時間將孵化器研制完成,蘇慶祥則琢摸著如何協調雞蛋。
唐植桐更悠閑,喝口水,背著五六半去麥場值勤。
去的路上,唐植桐又想到了那位相機里沒有膠卷的記者,若是他識相的話,今晚的臨時會議將是一個多好的素材啊,不過人家一心想干票大的,也未必能看上這點新聞。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