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將主意打到了小球藻身上。”霍效平說完,連嘆氣的興致都沒了。
唐植桐張嘴欲,卻什么都沒能說出口。
上一次見到小球藻的報道還是在去年,那次報紙上說小球藻是優質的家畜飼料來著。
這次將代食的主意打到小球藻身上,那今年將是最困難的一年,尤其再過幾個月的冬季……
唐植桐不僅不敢再往下想了,而且覺得今天的天也沒那么熱了……
霍效平見唐植桐目瞪口呆,抬手做了夾煙的動作,問道:“有煙吧?我想抽顆煙。”
“我陪你一顆。”唐植桐手伸進兜里,掏出了大半盒華子,這還是吳海洋之前送給自己的存貨,被自己以交際為由從衣櫥里拿出來扔在了空間。
“你不是戒煙了嗎?”霍效平見唐植桐熟練將煙叼在嘴里,問道。
“小孩子不該問的不要問。”唐植桐笑笑,掏出火柴先給霍效平點上,又給自己點上。
小王同學有喜了,自己今年的kpi也就完成了,面對即將到來的饑荒,唐植桐深感無力,破例抽顆煙舒緩一下情緒還是可以的。
霍效平明顯是個不抽煙的,一口煙下去,嗆的直咳嗽。
唐植桐也好不到哪兒去,已經戒煙近半年,身體早已習慣了沒有尼古丁的狀態,一口煙下去,不僅咳嗽,頭也開始發暈。
“真不知道這煙有什么好抽的。”霍效平咳嗽完,看著手里的煙,想扔,又有點舍不得。
他想起了父親在家把自己關在書房一根接一根的抽,電話一通又一通的打,每當打開書房的門,總是那么煙霧繚繞,讓人難以適應。
“等你有了煙癮就知道了。”唐植桐改為小口吸,刺激性小就沒那么容易咳嗽了,但依舊感覺煙的氣味有些難聞。
霍效平嘗試著又吸了一口,接著又是一陣咳嗽。
事不過三,霍效平這次不再猶豫,將煙扔地上用腳踩滅:“剛抽兩口,可惜了這么好的煙。”
“能使你心情舒緩一點,就不算浪費。”唐植桐對此看的很開,男人手中的煙,也許不僅僅是習慣,還可能是治療焦慮的良藥,還有可能是射向敵人的子彈。
周先生抽了一輩子煙,寫出了無數名篇,恐怕想不到因為一張夾著煙頭的畫像,被投訴會給青少年造成不良引導吧?
照這個邏輯,不光周先生的畫像得改,教材也得改,歷史也得做檢討。
大家不用過端午節,更不用紀念屈原了,因為投江比抽煙造成的不良影響更嚴重。
也不用背李白的詩了,因為飲酒有害健康,李白在里面寫了太多的酒,很多也是酒后一揮而成,恐怕孩子們更高興,《將進酒》那么長,終于可以不用再背誦了!
還有岳飛,嚇得連夜洗紋身,有紋身怎么能進體制內工作呢?岳母刺字恐怕得改成岳母用毛筆“賜”字吧?因為筆墨可以洗掉。
就連朱自清的《背影》也得改,“橫穿鐵軌爬站臺”高低得改成“繞過站臺買橘子”。
甚至《建國大業》都得連夜重拍!
呸!遇事不先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反而一味歸咎于外部因素,這種人,即便是周先生棄醫從文也救不了。
兩人回到包間,施正則湊了上來:“唐老師,我想通了,決定聽你的建議,去二商局。”
“好,去哪兒都是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好好干。”唐植桐笑笑,說著場面話。
因為保溫箱的事,科研班多了三個留京名額,這事瞞不住,有了施正則開頭,不少科研班的同學都看著唐植桐,希望他能為自己說句話,好讓自己也能留京。
有這種想法的多,但大庭廣眾之下付諸行動的少。
不過,真的有人不嫌影響不好,那個提議喝酒的體育標兵直接朝唐植桐自告奮勇道:“唐老師,我不嫌衛生口,我可以過去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推廣保溫箱。”
一句話得罪了施正則,也點了衛生口不如二商局好,還暗含了其他同學不爭取就是看不上衛生口的意思,屬實得罪人的小能手。
這種時候,這種場面,唐植桐不知道他是真傻還是假傻,直接將他劃歸于二愣子的行列。
面對這種二愣子,有些事即便是能,現在也必須不能。
唐植桐依舊是笑著應付:“好啊,有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決心是好的。你可以回去問問你們導員,看看能不能留下。”
“唐老師不能推薦一下嗎?”體育標兵不死心的追問道。
“你太高看我了,我跟你一樣,就是個在校生,說了不算吶。”唐植桐笑著搖了搖頭,拒絕的干脆利落。
年輕人在一無所有的時候,坦誠和忠誠是最好的籌碼,但也得有前提,既得分場合,自身又得具備相應的素質。
很明顯,對面這個沒眼色的二愣子統統不具備。
即便以前有點交情,唐植桐都想著以后離他遠一點了。
二愣子還想開口,但被旁邊同學給拽住了,唐植桐看在眼里,笑笑沒再說話,包間里也沒有人再試探的提及此事。
前天去找葉主任的時候,唐植桐得知葉主任此次爭取到了三個留京名額,其中一個以自己的名義給了施正則,那其余兩個的分配權就得交給校方,這是辦事的規矩。
葉主任這么做的意思很明顯,就是用此事做例子,讓女婿學著做事,學著多結交幾個朋友、拉扯幾個關系。
唐植桐不介意織出自己的人際關系網,甚至不介意冒著破壞潛規則遭受反噬去織網,但前提是這人值得自己那么去做。
很明顯,體育標兵不值得唐植桐這么去做。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