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北半球白晝最長的一天,從這一天開始往后數第三個庚日,便是三伏天的開始。(庚日是什么?懂得同學可以科普一下,一查懵了,晦澀難懂。)
夏至眼下只是個節氣,但在更早以前的農耕時代,還兼任節日的角色,甚至是法定節假日。
宋代曾明文規定“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那時候不流行假日經濟,夏至放假不是為了讓官員出去刺激消費,而是是為了拜神祭祖,祈求消災年豐。
在華夏這片大地上,幾乎每一個節日都能對應的上一樣美食,夏至也不例外,只是不夠統一。
比如兩廣的老表喜歡在夏至這一天吃狗肉和荔枝。
而四九城就厲害了,在這一天除了吃涼面以外,還要吃馬齒莧。
四九城雖然美食不多,但地道多,為了讓馬齒莧吃起來更具文化性,愣是給它起了個別名:長命菜。
誰不想長命百歲呢?
唐植桐到家的時候,張桂芳已經挖好馬齒莧,就等著兒子回來涼拌了。
“今兒碰到賣杏的了,買了點熟杏。鳳芝,全洗了,咱今晚加個餐后水果。”唐植桐也想吃荔枝,新鮮的那種,但眼下冷藏水平和運輸不給力,四九城這邊可能會有部分人能吃上,但絕對不會包括自己家。
結婚前,小王同學第一次正式登門的時候,往唐家拿過的罐頭中有兩盒荔枝罐頭,盡管兩個妹妹吃的帶勁,但唐植桐總覺得有股爛地瓜味。
懂行的都知道,那是因為荔枝不新鮮造成的。
想到這一茬,唐植桐覺得自己貌似可以在假期的時候去一趟“老表”的家鄉,幫助當地農民增收,搞一些荔枝回來嘗嘗。
“鳳芝,別偷吃,洗的時候仔細點,別搓破了皮。”張桂芳提醒閨女一句,又開始叨叨兒子:“文文愛吃杏?攢著錢買文文愛吃的,別亂花錢。”
面對母親這種明顯偏心的行為,唐植桐也不好指責,只能講道理:“媽,這些杏是熟透的,放不住,也沒花幾個錢。我給文文買她愛吃的了,但也不能不管您和妹妹不是?”
這次唐植桐倒沒扒瞎,麥熟杏黃具象化,從永定門進城后,真碰到了賣杏和桃的,還好幾個。
唐植桐雖然沒買,但打聽了一下價格,熟杏不貴。
“行,行,都是你的道理。今天有你兩封信,投遞員給送過來的。”張桂芳笑著搖搖頭,不跟兒子犟嘴。
兒子現在成干部了,自己出去乘涼,街坊都得夸上兩句,就連投遞員過來送信也是陪著笑臉,格外客氣,張桂芳覺得兒子很給自己爭氣。
唐植桐拿著信回了廂房,先把給小王同學準備的蘋果和桃子掏出來放好,才撕開信。
信是吳海洋和馬克儉來的,都同意等劉悅產后再聚,除此之外就是對小唐生活的關心,并表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誰來的信?”小王同學進屋后,正好瞧見這一幕。
“洋哥和三哥,關于劉悅產后聚會的事。鳳芝洗杏了,你過去吃兩口。這些桃和蘋果是單獨給你準備的,放在廂房慢慢吃。”唐植桐晃晃信紙,扔在書桌上,打算先去做鹵子,等晚上閑了再給他們回信。
這兩位老哥單位待遇更好一些,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親戚要照顧,唐植桐即便沒有空間,也不打算讓他們在物質生活上照顧自己,更何況自己有空間傍身?
“別老單獨給我買,怪不得勁的。”小王同學將自己的挎包放下,輕捶了一下丈夫,有些不好意思。
“我不會虧了他們,但你也得試著接受新身份的轉變,不要老想著你是兒媳婦、你是嫂子,要照顧這個、照顧那個,你還得想著自己將要成為一位母親。
我給你準備的也好,咱媽給你留出來的也罷,都是在操心你,操心你營養跟不上。你好了,我們也省心,是不是這個道理?”
看小王同學沒有前幾天那么抵觸了,唐植桐也開始跟她講道理。
為了讓全家多吃點,得兩頭糊弄。
“就你歪理多。”小王同學聽進去了,但心里轉變沒有那么快,拉著丈夫的手左右晃動猶如蕩秋千一般,撒嬌道:“我不想變的只顧自己,給我點時間嘛,我相信能找到平衡的辦法的。”
“依你,大不了我多寫兩首歌。一個月一首歌,稿費就夠全家吃水果了。”會撒嬌的女人最好命,唐植桐受不了這個,只能往自己身上加擔子,自己顧忌來顧忌去,說到底還是明面上自己手頭上沒幾個錢。
“喏,《采蘑菇的小姑娘》的稿費,今天剛取的,你拿著買水果吧。”說到稿費,小王同學從自己挎包里掏出來十塊錢遞給丈夫。
“行,我給家里買水果的同時也會給你單獨買一點,可不許你再謙讓了。”唐植桐收錢收的利索,打算先把盛產水果的夏季吃過去,等水果少了再減少對家里的供應。
“嗯,快去做鹵吧,我看咱媽搟面條呢。”小王同學點頭應下,催丈夫往外走。
等唐植桐回到正屋的時候,鳳芝非常主動的舉著個杏遞了過來:“哥!吃杏,甜!”
“嗯,你少吃兩個,小心晚上吃不下涼面嘍。”上次慶功宴吃到帶蟲的杏被膈應到了,唐植桐接過杏,先用手掰開,摳出杏核,確認沒有遭蟲蛀后,才放進嘴里。
“哥,知了,知了。”鳳芝猶如沒有聽到親哥的囑咐一般,見唐植桐吃了自己遞過去的杏,便開始提要求。
“你這杏又有點硌牙,我現在吐出來還來得及嗎?”唐植桐逗妹妹道。
“惡不惡心呀,快點吧,趁還沒天黑,吃飯前說不準還能粘兩只呢。”小王同學在旁推了一把作怪的丈夫,逗的小姑子咯咯直笑。
唐植桐出面做面筋,張桂芳一個“不”字都沒說。
面筋做好后,小王同學舉著竹竿,帶著兩個妹妹去粘知了,唐植桐則在院子里拔了兩棵蔥,摘了兩個茄子和一把辣椒,準備做鹵子。
去年的時候,吃茄子還能打皮,茄子皮喂雞,今年家里沒了雞,再加上供應緊張,唐植桐就熄了打皮的心思,不過眼下的茄子正嫩,帶著皮吃也無妨,權當補充花青素了。
唐植桐做的第一道菜是涼拌馬齒莧。
給馬齒莧洗一分鐘開水澡,撈出來攥水切段,蒜泥、醬油、醋、香油、蠔油一頓亂摻,攪和勻實兜頭蓋臉澆給馬齒莧,讓它自己待一旁冷靜入味。
接下來是今晚吃涼面的鹵子。
一小勺豬油下鍋化開,蔥絲先下鍋試試油溫,再把切好的茄丁請進去打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