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束已生成,導流器工作正常.粒子束已進入加速系統,正在加速.系統測算相對速度為97.98%光速,持續加速中”
<divclass="contentadv">“加速系統臨時測速模塊:粒子束臨時速度98.99787%光速,預計撞擊時間為38天02時56分23秒,預計信息反饋時間為.”
正在天琴號指揮中心內看著穩定工作的天文級粒子對撞機,看著畫面中忙碌的劉迷,他微微點了點頭,再等兩個多月左右就能看到第一次對撞實驗的結果了。
“你覺得這第一次對撞實驗能撞出什么?”忽然,岳淵從座位上站起來,并扭頭看向旁邊不知道在想什么的郁南風。
天文級粒子對撞機完工之后,郁南風難得清閑一段時間,便來到天琴號晃悠,似乎是來看他女兒的,今天正好進行對撞實驗,便跟著岳淵一起在天琴號指揮中心觀看。
撞出什么?這才第一次對撞實驗就想撞出什么成果,這是想多了吧,估計就撞個寂寞唄.對于岳淵的發問,郁南風在心中吐槽了起來,不過他嘴上卻沒有那么說,而是一副認真思索的模樣然后開口道:“從理論數據看,本次對撞已經達到10的15次方gev電磁伏特能級,理論上已經達到撞出大統一理論的能級要求,不過實際情況還得實際分析,我認為第一次就撞出我們想看到的結果很難,概率太小。
我們這種對撞實驗就相當于開宇宙大自然規律的盲盒,如果第一把就開到,那自然是歐皇附體,但開不到我認為也是正常,科學實驗嘛,總長也不陌生。”
岳淵點點頭,他自然不陌生,試錯嘛,開不到繼續開,試到了錯誤的答案就繼續試,直到將所有錯誤都排除為止,根本沒有任何捷徑。當然,方法對了,還是能提高試錯的成功率的,比如現在人類所做的實驗。
如果沒有大統一理論的基礎,那人類就不會知道建造天文級粒子對撞機是一種可能行得通的方案,也就不會縮小試錯的范圍。這或許也算是一種捷徑吧,只不過不是開掛的捷徑,是人類自己努力出來的捷徑。
“希望吧!”岳淵轉頭看向還在忙碌查看各種數據反饋的工作人員,激動的心也漸漸平靜了下來。
說實在,這種萬眾矚目的天文級的粒子對撞實驗其實也就開頭的時候讓大家激動一陣子,宣傳畫面也是這么播放的,在粒子束射出去之后,許多播放相關粒子對撞實驗的節目已經將畫面切到操作指揮中心處,變成了現場記者對一些相關負責人的采訪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除非等對撞結束之后,用視頻剪輯配合動畫制作的方式把整個對撞實驗過程做成短視頻給民眾看,要不然科學實驗看起來就是這么乏味無趣。
畢竟普通人也不會閑著沒事就在那里干等著兩個多月后的反饋結果,或者說他們就算等到反饋結果,也看不懂。還是得科學家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將各種數據的反饋進行分析總結最后得出結論,在變成人們都聽得懂的語說出來,大眾才能看得懂聽得懂。
而這個過程可不止兩個多月了,兩個多月是對撞實驗完成對撞并將數據反饋回來的時間,科研人員還需要對數據進行分析總結,還不知道多久才能得出結論。
所以在激動人心地開始階段完成之后,大多數普通人就關閉了新聞頻道,然后就各忙各的去了。也就一些對科學進展十分感興趣的民眾,才表現出一副生怕漏過一絲對話細節的模樣,關注后續的采訪科學家階段。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