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三級文明所有護盾技術在中子武器面前形同虛設,能防御它的也就四級文明的立場護盾了,力場護盾可以將中子射流如同電場對陽電子束的防護那樣。
不過這種武器仍然是低于光速的武器。
<divclass="contentadv">是的,到了四級文明,戰艦的移動都已經超光速,武器自然也有超光速武器,那就是曲速反物質導彈、曲速重力炸彈等等。在還沒有發現可用于武器的快子類型的時候,超光速武器也就這種類型了,從名字上也能看得出來,它們都需要曲速引擎支持,就好像洲際導彈、高超音速導彈有發動機、需要火箭技術推進一樣。
按照現在人類的想法,如果沒有意外,此后人類常規戰艦的主炮都應該是這種類型的戰艦。
另一種方案是以殲星炮為主炮的戰艦。
相比于以中子殺滅中子爆滅作為主炮的戰艦,殲星炮上艦的要求就要大很多,原因是殲星炮實在太大了,單是這一門炮的長度就達到一百五十公里,普通戰艦根本沒法搭載殲星炮。
因此想要搭載殲星炮,就得設計更大、更堅固的戰艦。
人類擬定的方案中,搭載殲星炮的戰艦的長度將達到三百公里,寬和高的參數也達到百公里級別,唯有造得那么大,才能容得下長度達到一百五十公里的殲星炮,才有足夠的澎湃能量驅動殲星炮。
而這,就是人類的行星級戰艦計劃。
人類的戰艦級別從最開始的一級文明的山級,到二級文明的湖級,然后是三級文明的海級或者叫大洲級,到了四級文明人類索性將其喚作行星級。
這級別的戰艦叫行星級戰艦并非胡亂命名,也不是戰艦真的有行星那么大,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種戰艦可以殲星。
值得一提的是,殲星炮可不僅僅能殲星,它并非一種專門用做摧毀行星的武器,因為人類武器設計專家們已經在評估在殲星炮的反物質戰斗部上安裝曲速引擎的可能。
如果成功,那么從殲星炮炮口射出去的反物質戰斗部將可以在出膛之后進入曲速狀態,同時因為殲星炮本身強大動能推動系統的關系,它還具備無與倫比的強大動能。
但這種設計現在還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比如戰斗部中的反物質在被大統一力場暴力加速過程中的保存問題,這需要人類將重力勢阱技術研究得更加透徹,否則一旦啟動就是炸膛的結局。
當然它也可以不用反物質作為戰斗部,但那樣一來,它的威力就小了許多,直接變成了一門曲速+動能武器。
除了這兩種方案之外其實還有一種設計方案,不過需要人類找到適用于戰斗的快子類型才行,所以這種戰艦設計方案還停留在概念階段。且人類目前還不知道自己對快子科技樹的猜想是否正確,因此這個方案便也暫時只能停留在概念階段了。
每一種戰艦設計方案里除了主炮,也都會有不類別的副炮,比如許多亞光速武器、近防炮和曲速導彈、曲速重力炸彈之類的。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