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加上主設備,人類可以武裝三千艘戰艦,全部裝備后,人類便擁有三千艘可以以第三人稱視角駕駛作戰的戰艦。
仔細看了智能系統傳過來的說明之后,人類還了解到,以自己目前的精神意識強度,想要駕馭這套設備,想要進入第三人稱駕駛模式,主設備上至少需要八千人一同接入設備以分攤設備運作帶來的精神負荷。
<divclass="contentadv">當然,這數量會隨著人類在精神意識領域技術的進步、隨著人類的精神意識層面強度進一步加強而減少,最終達到如同喚醒者那般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駕駛一艘戰艦的地步。
換句話說,就是每艘飛船至少需要八千個駕駛員,其中一個主意識充當主駕駛,其他則是副駕駛。值得一提的是,其他駕駛員在接入設備的時候也會有同樣的視角,還可以在駕駛期間向主駕駛傳達自己的意思,然后讓主駕駛控制戰艦做出各種反應。
這種駕駛模式,讓人類想到了地球時代的某部科幻電影,不過駕駛那種機甲只需要兩個人協同合作,而現在.則需要八千人。
好在人類個個都是第三視角夢境者,要不然光是這個駕駛員人數就不可能實現。
而讓人類犯難的其實并不是駕駛方式,而是新的旗艦建造。
原本人類打算離開這片空間再打造新的旗艦,然而現在智能系統卻告訴人類,必須先有新旗艦然后加載這套意識同頻設備,才能打開通道。
倒不是人類信不過喚醒者,畢竟喚醒者都做到這份上了,如果真要對人類不利,當初他們就可以直接擄走人類充當他們的戰士。而是這片空間的資源確實不多了,如今剩下的各種重金屬資源不知道夠不夠制造一艘新旗艦。
不管夠不夠,智能系統就這么說了,而據人類所知,這是喚醒者‘幻’設定的條件,這個智能系統也沒法改變。
那還能怎么辦,只能統計資源然后擼起袖子造新旗艦了。
對于這片空間所說資源,人類其實是有數據的,所以在岳淵一聲令下,對比新式旗艦所需材料的匯總數據很快就傳到了他手上。
新式戰艦長達三百公里,寬高也達到百公里級別,設計中其框架還是用的最先進的強力材料,制造難度和用料之多可見一斑。
統計結果果然不出所料,不夠。
對此專家們再三思考之后提出,拆除部分天文級粒子對撞機回爐重煉,提煉出需要的各類重金屬用于制造戰艦所需的合金,這樣就肯定夠了。
可不就是嘛,這片空間之所以變得物資匱乏,完全是天文級粒子對撞機的緣故,基本上大部分金屬都被用在它上邊了,缺少各類金屬問題只要打天文級粒子對撞機的主意絕對可以解決。
對于這個提議,岳淵也沒有猶豫,他甚至沒有請一大堆人來開會,就直接拍板決定:拆!
反正現在大統一理論也找到了,而且應該也不需要全部拆除回爐重煉。當務之急是接受喚醒者文明的饋贈,然后離開這片物資匱乏的空間,孰輕孰重岳淵還是分得清的。
就算以后還要用這臺天文級粒子對撞機,等出去之后再造些部件出來補上就是了。這臺天文級粒子對撞機在當年制造的時候就模塊化設計,只要拆除的不是核心部件,補充并不難。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