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想要掃描的一光年范圍內的戰艦還是很難的,除非那艘戰艦不做任何隱蔽措施,畢竟想必與超新星爆發這種宇宙時間,一艘戰艦的影響還是太小了。
快子通訊則要比快子探測的范圍更遠一些,差不多達到兩光年距離,再遠就會出現通訊失真的情況。科學家們分析,認為可能是因為空間量子泡沫的緣故,當然只是一種可能猜測,并目前無實際觀測數據。
<divclass="contentadv">而想要實現更遠距離的實時通訊,就必須建立快子信息中繼站,用以加強、接替快子信息的傳遞。不過話說回來,快子通訊和快子探測的范圍也不是就此固定了,它會隨著人類在快子技術領域的進步得到提高。
這一點在快子探測領域極為重要,畢竟快子通訊還可以建通訊中繼站,探測卻只能以艦船為半徑。
向‘幻’留下的智能系統揮手告別之后,回到大宇宙的人類文明又觀測了一番周圍環境,緊接著便在天琴號的帶領下向著距離此處最近的恒星駛去。
由于現在整個人類文明艦隊只有天琴號和少數實驗用的飛船才裝有曲速引擎,畢竟也就天琴號是四級文明科技造物。所以整支艦隊的這一次航程并不快,仍舊是三級文明水平,因此達到最近的恒星最快也要差不多二十年時間。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明明理論和技術應用都已經達到四級文明水平,卻因為資源的關系沒法升級造物便是如此了。
所以下一步,人類要做的事就是全面升級造物,把所有戰艦、居住飛船、工業型飛船、生物圈飛船、科研船全部進行升級。
而在前往目標恒星系的過程中,天琴號作為唯一一艘具備曲速航行的戰艦,自然不會慢吞吞地跟著大艦隊航行。在人類的下一步計劃中,天琴號在此期間會先一步抵達目標星域,對目標星域的資源狀況進行實地考察。
如果目標星系的巖質行星數量不夠多,那么人類艦隊很可能會在收到天琴號信息之后中途變道前往另一個恒星系統。
人類運氣還不錯,天琴號出去兜了一圈之后發現目標恒星系統的巖質行星數量滿足人類發展需求,不需要半途改道。不過專家團隊也根據目標恒星系的資源做了一些預算,認為人類想要完成造物升級,大概率會把目標恒星系里的巖質星球挖個干凈。
對此,新政府表示無所謂,挖干凈就挖干凈唄,反正宇宙中最不缺的就是星球。
不過這個結論倒是引動了岳淵記憶深處的一些見聞。
岳淵記得當初狗頭人所在的恒星系就出現了巖質星球除了狗頭人母星之外全都沒有的情況。
“該不會那個飛碟文明也像人類如今這樣,因為要進行文明造物升級才將狗頭人星球所在的恒星系統給挖了個干凈吧.”岳淵心里嘀咕了一聲。
他覺得不是沒有可能,因為飛碟啊.圓形的,估計就是為了旋轉產生慣性力模擬重力的需要而設計,所以當初出現于那里的飛碟文明沒準還真是個三級文明.
畢竟作為三級文明,在這種恒星稀疏的地方從一個恒星系統到另一個恒星系統還是要花很長時間的,能在一個地方完成造物升級肯定不愿意再多走一段路,這么看的話,飛碟文明的出現跟狗頭人的母星系的星空如此干凈肯定有莫大關系。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