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現在民眾銀行加入了陸家貴這個額外人物和因素,產生了一些變化,因此時間被推遲了。
1996年1月26日,首都,寒風凜冽,卻擋不住民眾銀行總行門前擁擠的熱鬧。
巨大的紅色橫幅高懸:“熱烈慶祝華國民眾銀行隆重成立!”
周邊掛著無數單位、企業的祝賀條幅,以及花籃。
總行大樓前的廣場上,鋪著紅地毯,各路媒體記者長槍短炮早已嚴陣以待,閃光燈此起彼伏。
剪彩儀式隆重而熱烈,不僅有工商聯主席(董事長)、劉勇行(副董事長)、陸家貴(董事會代表、副省部級領導)、行長(原工行副行長),還有一位人民銀行領導、一位銀監會領導。
總共六個人,面帶微笑,手持金剪,在無數攝影師的鏡頭前,共同剪斷了象征民眾銀行正式成立的大紅綢帶。
“咔嚓、咔嚓!”攝像機的開門聲響成一片,這一刻被歷史定格——華國第一家股份制民營商業銀行,正式宣告誕生。
圍觀的人群議論紛紛:
“真成立民營銀行了啊!”
“那個最年輕的就是陸家貴啊?現在應該是全國首富了吧?”
“那必須的,光寶壇老窖貢獻的利潤就夠他超越劉永好家族了。”
“民營銀行,跟國營的有啥不一樣嗎?我們這些私營企業貸款能不能容易點?”
隨后,全國媒體爭先恐后地報道了華國第一家民眾銀行成立的盛況,從中央到地方,報道堪稱鋪天蓋地。畢竟,第一家民營銀行,很具有新聞性、代表性。
《破冰之旅,民眾銀行在首都成立,民營資本正式進軍金融業。》
《打破國營壟斷,民眾銀行成立開啟華國金融改革新篇章。》
《陸家貴現身民眾銀行開業典禮,新晉全國首富引人矚目。》
全國輿論一片沸騰,無論官場上,還是民間,都在熱議。
支持者歡呼,稱這是打破國有銀行壟斷、為中小民營企業帶來融資曙光的偉大創舉;擔憂者則質疑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敏感行業的安全新,擔心會擾亂金融秩序。
面對這些聲音,工商聯主席、民眾銀行第一任董事長選擇了公開回應:“民眾銀行的成立,是在國家金融監管框架內,對金融體制改革的一次積極探索。民營不等于放任自流,我們一樣要接受人民銀行、銀監會最嚴格的監管和監督。民眾銀行將秉持服務民營經濟、服務中小企業的初心,依法合規經營,絕不會失控,請社會各界和廣大儲戶放心。”
他的話擲地有聲,通過電波傳遍全國,暫時平息了一些疑慮,也讓無數在融資困境中掙扎的中小私營業主們,看到了新的融資希望。
陸家貴看著媒體上的報道和董事長的回應,心中毫無波瀾。
他知道,民眾銀行會一直發展壯大,成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銀行之一,并為他將來進軍互聯網支付行業提供強大的支持。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