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4月份,經過近兩個月的調查、研究、討論、制定,柳如煙終于帶領人力資源部的精兵強將,在周明易、李千授、全鴻飛、彭紅喻等人的參考下弄出了陸氏集團技術崗(p序列)+管理崗(m序列)雙通道職級體系草案。
草案經過集團高管會議審議通過后,陸家貴簽字,董事長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蓋章,《陸氏集團職級管理辦法(1997版)》細則下發至總部、子公司各部門,簡要大綱則打印粘貼至各部門、子公司、廠區公告欄。
柳如煙根據陸家貴意見制定的技術崗分13級(p0-p13),管理崗分12級(m1-m12),對應的職級名稱分別是:
p0:基層員工(門衛、清潔工等)
p1/m1:技工/組長
p2/m2:技術員/班長
p3/m3:助理工程師/車間主任
p4/m4:初級工程師/廠長
p5/m5:中級工程師/副經理
p6/m6:高級工程師/經理
p7/m7:資深工程師/副總經理
p8/m8:首席工程師/總經理
p9/m9:專家/總監
p10/m10:首席專家/副總裁
p11/m11:科學家/總裁(執行總裁)
p12/m12:首席科學家/董事長
實際工作中,技術崗和管理崗的職位名稱可能會為了適應社會稱呼而各不相同,但只要講陸氏集團p/m職級,誰是哪個級別的就一目了然了。
p0基本工資為兩年前全國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1.5倍,然后再根據工作所在地的經濟發達程度乘以不同的工資系數,再加上員工本身的工齡工資(每年遞增50元)。
比如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995年全國職工平均月工資為458元,那陸氏集團p0職工1997年的基本月工資就是687元。
具體到個人,如果是在首都、滬城、廣州、鵬城這四個超一線城市工作,則再在687元的基礎上乘以1.5的工資系數。
工資系數由公司根據全國各省份、城市的不同經濟發達程度/生活成本進行制定,比如西部落后省份系數就是1,省會城市則自動提高為1.1。
無論p序列還是m序列,職級提升一級,基本工資上漲1.4倍。
如果是雷鈞這種管理兼技術的,就在對應最高職級工資上加20%-30%的兼職工資。
因此,陸氏集團1997年各職級基本月工資就是p0為687元,p1/m1為961.8元,p2/m2為元,p3/m3為元,p4/m4為元,p5/m5為元,p6/m6為元,p7/m7為元,p8/m8為元,p9/m9為元,p10/m10為19871.8元,p11/m11為元,p12/m12為元。
例如渝州市神舟旗艦店店長祝文雨,就被定級為m3。渝州市工資系數被定為1.2,她的基本月工資就是元。再加上工齡工資、績效獎等等,即使扣了社保,每個月到手三、四千元都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