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才98年,哪怕是在互聯網的發源地美國,谷歌也才剛成立,技術遠未成熟。
至于中文搜索引擎,更是荒漠一片。
陸家貴早就讓李千授和雷鈞派人去美國硅谷挖墻角,開出天價年薪和期權,奈何響應者寥寥。
偶爾有幾個愿意來華國工作的,水平也是半桶水,漢語也不會,還得配翻譯,溝通起來雞同鴨講,指望他們開發出符合中文習慣的搜索引擎,簡直是天方夜譚。
就在陸家貴為此事撓頭時,10月中旬,李千授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陸董,有眉目了!”李千授興沖沖地走進辦公室,“我們打聽到,北大計算機系那邊,有個叫天網的科研項目,搞的就是中文搜索引擎!而且已經在教育網內部運行了一年多,反響相當不錯,有好幾萬師生用戶在使用。”
“哦?”陸家貴頓時來了興趣,“效果怎么樣?”
“我和雷鈞、張曉龍等人都親自試用過了,”李千授語氣肯定,“雖然界面簡陋,功能也相對簡單,但基本的中文網頁抓取和檢索沒問題,速度也還可以。”
“最重要的是,它是專門針對中文語境環境開發的,理解中文分詞和語義比那些國外來的半吊子強太多了!”
陸家貴聽著李千授的介紹,腦子里猛地閃過一道光!
北大?天網?
他使勁回憶了一下,突然想起來,前世百度李彥宏創業,似乎就是從北大挖了幾個核心技術人員,才開發出百度搜索引擎的,難道就是從這個天網項目挖的人?
“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和技術員有哪些?”陸家貴立刻追問。
“負責人叫劉建國,是北大計算機系的副教授。還有幾個核心成員,都是他的研究生,叫雷鳴、周利民、段暉,這個項目是他們師生幾個一起做的。”李千授顯然做足了功課。
“就是他們!”陸家貴幾乎可以肯定,這就是前世百度崛起的技術奠基者團隊。
他立刻下令:“千授,你親自帶隊,去北大談!想辦法把這個項目,連人帶技術,整個給我買下來,錢不是問題!”
李千授領命而去,帶著強大的商務談判團隊和滿滿的誠意(鈔票)撲向了北大。
然而,事情并沒想象中順利。
北大畢竟是國內頂尖學府,不是缺錢的小公司或者民科團隊。
“天網”是國家支持的科研項目,人家根本不稀罕陸氏集團出的那點人民幣經費。
談了半個多月,對方態度堅決:技術是學校的,項目還要繼續做深入研究,教育網的服務也不能停,不賣!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