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何家命運悄然轉變的同時,陸家貴的商業版圖仍在繼續擴張。
12月6日,鵬城陸氏集團總部。
李千授帶著一份厚厚的協議,走進了陸家貴的董事長辦公室,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悅。
“陸董,比亞迪的投資終于談成了!”李千授將協議放在寬大的辦公桌上。
陸家貴將正在試玩的傳奇角色停到一個角落里,放開鼠標,拿起投資協議翻到關鍵條款頁,快速瀏覽。
李千授在一旁匯報:“王傳福、呂向陽、夏佐全三位比亞迪的創始人,終于同意了我們提出的估值和投資額度。”
“我們給比亞迪投后估值5億,陸氏集團投資1億人民幣,獲得比亞迪20%的股權。”
“資金需要在一個月內到位,他們承諾,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新型電池的研發和生產線的擴張。”
陸家貴滿意地點點頭:“辛苦了。這筆投資,現在看來數額不小,但放眼未來,價值不可估量。”
他腦海里浮現的是未來新能源汽車席卷全球、動力電池一貨難求、比亞迪電車全球熱賣的場景。
王傳福是個技術偏執狂,也是商業奇才,抓住他,就等于抓住了未來新能源產業鏈的核心一環。
這1個億換20股權的投資,將來會變成幾十億、上百億的回報!
這也是他愿意給現在營收不過幾千萬的比亞迪,估值5億的原因。
“王總他們對您的遠見十分佩服,”李千授笑道,“特別是您提到的汽車刀片電池的研究方向,他們都覺得很有創意。”
“他們還想著再過幾年,才涉足汽車電池呢,現在有了我們的投資和您的創意,他們覺得可以先成立研究組,展開刀片電池的預備性研究。”
“否則,光靠錢,還真不一定能打動他們出讓這么多原始股股份。”
陸家貴淡然一笑,他不過是把未來會發生的事情,提前說出來而已。這種“先知”,對王傳福這種真正有抱負的技術型創業者來說,殺傷力巨大。
“協議沒問題就盡快走流程打款。”陸家貴批示道,“另外,派幾個得力的人進去,密切關注研發進度和財務狀況,但不許干預別人的日常運營,懂嗎?”
“明白!”李千授點頭應下。
送走李千授,時間很快到了12月15日。
陸氏集團總部大廈高層會議室,氣氛莊重而熱烈。
集團所有核心高管、各子公司負責人齊聚一堂。
周明易、李光南、李千授、王海波、孫傳宇、張正偉、柳如煙、彭紅喻、辛德致,各子公司主要負責人等,全部在座。
今天會議的議題非常重要——正式成立陸氏集團董事局,并任命集團執行總裁。
陸家貴坐在主位,目光掃過全場。
這些面孔,有從微末時就跟著他打天下、能力稍弱的老人,也有后來招聘的精英大佬,如今都已獨當一面,成為集團不可或缺的支柱。
“各位,”陸家貴聲音沉穩,穿透力十足,“今天這個會,議題有兩個。”
“其中之一,是關于董事局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