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定了調子,表明了政治立場,這讓兩位首長微微點頭。
“陸氏集團第一家實業寶壇老窖公司起源于喀斯特省寶壇縣,我本人也是從西部貧困山區走出來的孩子。”陸家貴適時地打出了感情牌,拉近了距離,“對于西部的落后和發展的迫切性,我有著切身的體會。”
“能夠為家鄉、為西部的發展盡一份力,是我一直以來的愿望。”
“集團之前的發展,主要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政策和全國市場的滋養。”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回報社會,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他這番話說的冠冕堂皇,卻又讓人挑不出毛病,“更何況,西部雖然暫時落后,但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市場潛力巨大,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參與西部大開發,對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機遇。”
大長老和首相臉上的笑容更濃了,顯然對他的表態非常滿意。
“好,有這個覺悟很好!”首相贊許道,“那么,具體有什么打算呢?”
陸家貴知道空頭支票沒用,必須拿出點實實在在的東西,但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把底牌全亮出來。
他略作思考,謹慎地說道:
“具體的投資規劃和項目選擇,還需要組織專業團隊進行詳細的調研和論證,必須符合商業規律,確保投資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不能盲目撒錢。”
他先給自己留下了靈活操作的空間,然后拋出了粗略計劃:
“但是,我可以在這里向大長老、首相以及各位領導做個初步的匯報和承諾。”
“集團初步計劃,從本次金融操作所獲的利潤中,劃撥出不低于50億美元的資金,專項用于支持西部大開發的相關投資。”
“五十億美元?”現場響起一陣低低的驚呼聲和吸氣聲。
雖然知道他賺了三百億,但一口氣承諾拿出五十億美元(約400億人民幣)投資西部,這個手筆還是太大了!
這在1999年,絕對是一個能砸暈任何地方政府的數字。
連大長老和首相眼中都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訝,顯然也沒想到他如此慷慨。
陸家貴繼續道:“投資方向可能會包括:西部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高速公路網絡;符合當地資源稟賦的特色產業,比如喀斯特省的茶葉、中藥材深加工;以及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幫助解決就業等。”
他特意點出了“高速公路網絡”和“喀斯特省”,既呼應了西部大開發的主題,也為后續的行動埋下了伏筆。
“當然,”陸家貴話鋒一轉,也適時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西部地區的投資環境、營商環境與東部相比,確實還有較大差距。”
“我們也希望,國家和地方政府能在政策、審批、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最大程度的優惠和支持,降低我們的投資風險和成本,實現企業經營和地方發展的雙贏。”
“畢竟,這么大的投資,我們也需要對集團的股東和員工負責。”
“這是自然!”大長老當即表態,語氣肯定,“國家既然提出西部大開發,就一定會拿出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
“對于陸氏集團這樣的標桿性企業,帶頭投入巨資支持西部大開發,特別是美元外匯投資,各方面都會開辟綠色通道,給予最好的條件!”
“這一點,我可以向你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