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家貴每一步都踩在時代的風口上,白手起家和財富增長的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繚亂,精準得令人匪夷所思。
白手起家、七年、370億美元,這些詞匯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現代商業神話,極大地沖擊了西方世界對華國的固有認知。
然而,媒體的報道很快呈現出兩極分化。
歐美不少媒體,出于某種抹黑和報復的心理,在報道時刻意聚焦并放大陸家貴在亞洲金融危機中的做空行為。
他們的報道中充斥著金融大鱷、掠奪者、吸血的東方巨龍等字眼,詳細描述他如何做空泰銖、印尼盾、韓元,如何從亞洲各國的經濟痛苦中榨取巨額利潤,暗示他的財富建立在別人的災難之上,并強調“索羅斯在陸家貴驚人的戰績面前也相形見絀”、“陸家貴是史上最短時間內賺取超過300億美元的金融炒家”等等。
這些報道極大地煽動了讀者的情緒,尤其是在泰國、印尼、韓國、馬來西亞等遭受金融危機重創的國家。
當地的民眾看到報道,聯想到本國貨幣貶值、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失業率飆升、生活水平下降的慘狀,頓時將對危機的怒火傾瀉到陸家貴這個具體形象上。
“吸血鬼!”
“金融強盜!”
“他的財富沾滿了我們的血淚!”
“這種不義之財,遲早會虧光,上帝會懲罰他!”
各國媒體和民間議論中,充滿了對陸家貴的咒罵和抨擊,他世界第二的高額財富,反而成了這些國家民眾心中痛苦和憤怒的具象化靶子。
但在世界其他地區,特別是在華國內地和香江,氛圍則截然不同。
“世界第二?哈哈,我們華國竟然誕生了世界第二富豪!”內地網友在各種qq群、論壇、bbs上歡呼雀躍。
“看看,這就是我們改革開放的成果!華國人一樣能賺大錢,能成世界富豪!”內地媒體不吝溢美之詞,將陸家貴視為民族驕傲和改革開放成功的象征。
“陸主席真是我們華人的驕傲,力壓股神巴菲特排名全球富豪榜第二、亞洲第一!”香江市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
巨大的自豪感席卷全國。
陸家貴的故事極大地激發了普通人的商業夢想和民族自信心,人們崇拜他的財富,更驚嘆他點石成金的商業手腕和仿佛能預知未來的戰略眼光。
很快,就有嗅覺靈敏的出版商和投機作家試圖聯系陸氏集團,提出為陸家貴撰寫授權傳記,承諾必將暢銷海內外。
請求被迅速匯報到陸家貴這里。
“給我立傳?”陸家貴聽到章程運的匯報,幾乎是毫不猶豫地擺手拒絕,“告訴他們,我本人絕對不授權,也不提供任何資料協助。讓集團法務部發個公開聲明,任何未經授權的所謂我的傳記,都是侵權,我們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站在一旁的章程運有些不解:“陸主席,這是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啊,也能進一步擴大集團影響力,很多私營企業家都有出個人傳記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