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女足賽事緊湊,9月24日,半決賽如期而至,華國女足的對手是實力強勁的德國隊。
這場比賽打得異常膠著和沉悶,雙方都深知一場定勝負的殘酷,防守端投入重兵,進攻端則小心翼翼。
90分鐘常規時間結束時,比分依舊是0-0,比賽進入加時賽。
加時賽中,雙方體能下降,但拼搶依舊激烈。
眼看比賽將要被拖入點球大戰,第107分鐘(加時賽下半場第17分鐘),華國隊獲得一次前場界外球機會。
球發出后,經過幾次傳遞,來到了中場核心劉愛玲腳下。
此時,她已經推進到了距離球門約25米處。
德國隊防守隊員以為她會繼續傳球組織,稍稍后退了一步。
就是這瞬間的空隙,劉愛玲毫不猶豫地撥球閃開空間后起腳遠射!
皮球如同出膛炮彈般直奔球門左上角,德國隊門將鞭長莫及,只能目送皮球入網!
1-0!
絕殺!
本屆奧運女足采用的是加時賽金球制勝制,也就是突然死亡法,加賽事中誰先進球,就立馬獲勝,剩下的比賽不用打了。
劉愛玲的這腳絕殺,不僅意味著華國隊獲得了勝利,也意味著比賽的結束。
進球后的劉愛玲瘋狂奔跑慶祝,所有華國女足隊員都沖向她,場邊的教練和替補隊員也沖入場內。
這一刻,所有的壓力都釋放了!
“球進了了了了了了了!劉愛玲!世界波,絕殺!”國內電視臺的解說員聲嘶力竭地吶喊。
飛訊網的前方記者第一時間發回了快訊,網站首頁用最大橫幅標出:“金球制勝,劉愛玲加時絕殺,華國女足1-0力克德國,挺進奧運決賽!”
另一場半決賽,美國隊同樣以1-0小勝巴西隊。
這樣,繼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決賽、1999年美國女足世界杯決賽后,華國女足和美國女足連續第三次在世界大賽的決賽中相遇!
此前兩次,雙方各勝一場(96年奧運美國勝,99年世界杯華國勝),這次可謂真正的“巔峰對決”,恩怨局。
消息傳回國內,舉國沸騰。
連續三次闖入世界大賽決賽,這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媒體開始鋪天蓋地地渲染這場決賽的歷史意義和中美對抗的背景,將期待值拉滿。
陸家貴在得知半決賽結果后,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立即吩咐章程運:“讓我們在悉尼的團隊,務必確保決賽前姑娘們能得到最好的休息和準備,所有需求,只要合理,一律滿足。另外,以集團名義,給女足隊內發放一筆額外的半決賽贏球獎金,金額就定在1000萬人民幣吧,給她們平分,鼓舞士氣。”
章程運皺眉道:“陸主席,這不好吧?這次是奧運會,不是單獨的世界杯,如果單獨只給女足發獎金,其他奧運選手沒有,顯得很突兀,有點兒壞路人緣啊!”
陸家貴一想,也對,于是道:“那這樣,這次女足已經進入了決賽,保底能拿一個銀牌。你和辛德致制定一個獎勵方案,只要能拿獎牌的華國運動員,銅牌10萬、銀牌30萬、金牌50萬。無論單人運動還是團體運動,按人頭獎勵,每個人都是這么多。”
“是,主席!”章程運立刻去辦。
對于陸家貴這種財大氣粗的獎勵方式,他早已習慣,但也每次都能感受到其帶來的巨大效果。
果然,消息傳到奧運村后,所有運動員的士氣就更加高漲,大家都拼了命向獎牌發起沖擊。哪怕拿不到冠軍,拿個季軍,也有保底10萬元獎勵,在這個年代可不算少了。何況,真拿了獎牌,體育總局和家鄉的單位、企業等等,一般都還有其他獎勵。
9月28日,悉尼奧運會女足決賽日到來。
首先進行的是銅牌爭奪戰,德國隊2-0戰勝巴西,獲得銅牌。
隨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當晚2000(澳大利亞時間)即將開始的金牌爭奪戰——華國女足vs美國女足。
華國時間是傍晚1800,正是收視黃金時段。
國內無數家庭、企事業單位、學校食堂、甚至街頭巷尾的餐館電視前,都聚集了準備觀看比賽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