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億美元!
這個數字讓在場的不少官員都為之動容。
雖然奧運總投資巨大,但主要是由政府牽頭,無數部門、無數國企私企籌措,共同投入建設。
如此巨額,且如此主動的單一企業投資承諾,還是第一次,這極大地緩解了中央和北京市在財政撥款之外的資金壓力。
接下來的談判變得異常順利。
陸氏集團展現出的專業能力、雄厚資金實力以及極高的合作誠意,打動了奧組委,雙方很快就多個領域的合作達成了初步的戰略合作協議框架。
消息傳到更高層,一位中央領導在相關報告上批示:“陸家貴同志有眼光、有魄力,陸氏集團有擔當、有實力。此類愛國企業家,應予以支持和鼓勵。”
陸家貴再一次用他“財大氣粗”的方式,贏得了高層的高度贊揚和更深層次的信任。
這筆百億投資,不僅鎖定了未來七年首都建設的巨大商機,享受未來一二十年北京高速發展的聚集利益,更為陸氏集團換來了一張含金量極高的“護身符”和通往更高層次的“通行證”。
就在陸家貴在北京緊鑼密鼓地與奧組委及相關部委商談合作細節之際,另一項國際體育賽事——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于8月22日在北京開幕。
這對于正在籌備奧運的北京來說,是一次重要的預演和練兵。
陸家貴自然也關注著這項賽事,因為他知道,一顆未來的田徑巨星,將在這里初露鋒芒。
8月28日,男子110米欄決賽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
陸家貴推掉了一個不太重要的商業會談,帶著助理和保鏢,親自來到了賽場。
他沒有選擇包廂,而是坐在了普通觀眾席的前排,他想更近距離地感受比賽的氣氛。
田徑場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運動員們正在熱身。
陸家貴的目光,牢牢鎖定在那個身穿華國隊紅色戰袍、身材瘦高、眼神專注的18歲小伙子身上——劉翔。
此時的劉翔,還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雖然在國內田徑界已小有名氣,但在國際賽場上并未引起太多關注。
決賽即將開始,運動員各就各位。
發令槍響!
劉翔如同離弦之箭般沖出起跑線,他的欄間節奏流暢,步伐精準,一路領先!
13秒33!
沖線!
冠軍!
看臺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雖然大運會的級別無法與世錦賽、奧運會相比,但在家門口看到華國運動員奪冠,依然讓人振奮。
而就在這時,現場的一些媒體記者和細心觀眾注意到,坐在前排貴賓席的陸家貴,在看到劉翔沖線的那一刻,竟然猛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用力地鼓著掌,臉上洋溢著毫不掩飾的贊賞和興奮,甚至比旁邊體育局的官員還要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