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7日,美國股市在閉市近一周后重新開市。
盡管美聯儲和美國政府采取了包括降息、注資在內的一系列救市措施,但恐慌情緒已經深入骨髓。
開市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就暴跌%,標普500指數下跌%,納斯達克指數跌幅也高達%!
這僅僅是開始。
在接下來的半個多月里,美國三大股指連同全球其他主要市場,陷入了一場持續的暴跌之中。
經濟前景黯淡,地緣政治風險陡增,投資者信心崩潰,戰爭陰云密布。
納斯達克指數,這個互聯網泡沫破滅后本就傷痕累累的指數,更是慘不忍睹,一路狂泄,最終跌破了1500點大關,較2000年3月的歷史最高點跌去了超過70%多!
陸氏金融對沖基金,則在這片哀鴻遍野中,如同最冷靜的收割者,按照陸家貴的指令,不顧一切地火速清倉。
他們不在乎是否賣在最低點,只在乎以最快的速度將空頭頭寸全部清倉賣出,將利潤兌現。
平倉指令如同雪片般飛向全球各大交易所。
一筆筆空單被了結,巨額的美元利潤如同百川歸海,通過早已鋪設好的復雜金融網絡,源源不斷地匯入陸氏集團控制的各個賬戶。
時間一天天過去,交易室墻上的電子日歷顯示到了10月5日。
“主席,報告!”全鴻飛激動的聲音通過加密電話傳來,帶著如釋重負的疲憊和巨大的興奮,“我們手里剩下的所有全球主要股市指數空頭頭寸,已經全部平倉交割完畢!”
即使早有心理準備,聽到這個消息,陸家貴握著話筒的手還是微微緊了一下。
他沉聲問道:“最終利潤統計,什么時候能出來?”
“財務和清算團隊正在做最后核算,最遲明天,10月6日,就能給出準確數字!”全鴻飛回答道。
“好,我等你們的最終報告。”陸家貴掛了電話,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知道,又一個百億級別的利潤,已經落袋為安。
……
2001年10月6日,深圳陸氏集團總部。
47層的高管會議室,周明易、李千授、全鴻飛(通過視頻)、史密斯(通過視頻)、彭紅喻、章程運、柳如煙、彭紅喻、王海波、孫傳宇等核心高管齊聚一堂。
集團財務總監彭紅喻手里拿著一份剛剛打印出來的、還帶著墨香的最終財務報告,她的手因為激動而微微有些顫抖。
她深吸一口氣,用盡可能平穩的語調念出了上面的關鍵數據:
“自2000年3月互聯網泡沫危機開始,我們的陸氏金融對沖基金在陸主席的指示下,陸續建立全球主要發達國家股市指數空頭頭寸,初始本金200億美元,動用5倍杠桿,總頭寸規模約1000億美元。期間雖有波動,但一直持有核心空單。”
“截至2001年10月5日,所有空頭頭寸已全部平倉完畢。經過最終核算,扣除所有交易成本、資金利息、杠桿費用后,做空操作第二次平倉的凈收益為——”
彭紅喻頓了頓,環視了一下在場屏息凝神的眾人,清晰地報出了那個天文數字:
“31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