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如今年紀最大的已經將近四十,年紀最小的也有二十七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衛安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跟衛家把有賣身契就都買了過來,有投靠文書的便改了文書,把他們的家人都從謝家要了回來。
這幾個人無疑都是擔憂家里人的,玉清這么一說,幾個人都無形中覺得松了口氣。
玉清笑起來格外的親和:“姑娘說了,她跟你們說過的每個字都作數。還有譚喜,你的兒子......”她頓了頓,看著詫異抬起眼皮的譚喜,柔聲說:“姑娘說,他的舊疾能治,姑娘已經替他請了孔院判醫治了,等他好了,就把他的文書放了,送他去長沙讀書。”
她按照衛安的話照本宣科的說了,才垂下眼睛,換了語氣:“好了,姑娘如今,有件事需要你們去辦......”
譚喜不聲不響的,可是話卻接的最快:“聽姑娘吩咐。”
玉清點了點頭,面無表情的把衛安的吩咐說了,而后才笑著起身:“我已經把姑娘的話都帶到了,接下來,就等各位的好消息。”
她抿了抿唇
四十八?推舟
,又住了腳:“對了,姑娘說,各位凡事都要小心些,這里畢竟是京城,天子腳下。”
眾人都異口同聲的答應了。
玉清便先去了菜場,才去跟布莊的妹妹會和,一同回了家。
第二天才來跟衛安報信。
汪嬤嬤正跟衛安說起林管事打聽來的消息:“聽說有人反口了,那個鹽商啊,后來承認了,是故意污蔑邱大人的.....”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既然要收買三司,肯定要做的萬無一失的。
衛安點了點頭,汪嬤嬤便緊跟著又道:“還說......還說他之前污蔑邱大人,也是因為被人威脅了......”
這套說辭。
看來不僅僅是想脫罪,還想反咬一口報仇啊!
這個邱楚英,看樣子不是個善類。
也對,衛安看著自己桌上擺著的蘋果,笑著拿起一塊端詳,而后又扔了回去。
如果是善類的話,當年也就不會寫密折告狀,說明家造反了。
也是他帶頭抄的明家。
到底抄出來的那些密信和罪狀,到底是真的假的,就只有天知道了。
可是,邱楚英不會永遠都這么幸運的。
她緩緩把水晶盤往旁邊一推,笑著打斷了汪嬤嬤:“我知道了嬤嬤,不必再說了。他是咬了那個參奏邱楚英的御史吧?”
那個跟陳御史同鄉的御史。
那么.....
背后的人應該沒察覺到是陳御史的手筆。
可是也快了.....
邱楚英的報復來的氣勢洶洶,準備又充分,到時候那告狀的御史一旦進了監獄,到時候,恐怕未必扛得住這些人的報復。
陳御史極有可能會被順藤摸瓜的牽出去.....
汪嬤嬤連忙嗯了一聲:“是啊是啊.....”
她又有些說不出所以然來了,畢竟年紀大了,又是后宅的老人家,知道的是有限的,就算是沈琛身邊的雪松逐字逐句教她,她也不能完全復述給衛安聽,她有些苦惱的拍了拍自己的腦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