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曾云輝已經把陳陽想的很妖孽了,卻沒想到陳陽竟然妖孽到了這種程度。
“你們干嘛要逼他呢?
曾云輝忍不住在心中抱怨,陳陽的性格他還是知道的,要不是這一群家伙剛才那么逼陳陽,陳陽也不可能放這種大招吧。
這下好了,今天這堂課之后,陳陽就徹底出名了,整個京都中醫藥大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要流傳關于陳陽的傳說了。
至于文榮軒和文榮博兩個人和曾云輝差不多,同樣說不出話來了,足足過了好一會兒,文榮博才結結巴巴的道:“大哥,你......你撿到寶了。”
陳陽天賦了得,領悟能力強,沒想到還有這種過目不忘,倒背如流的本事,這是要逆天呀。
“大家都知道,中醫在以前被稱作岐黃之術.......”
背誦了一段之后,陳陽這才停了下來,開始講解:“正是因為《黃帝內經》,因為《黃帝內經》的內容就是通過天師歧伯和黃帝對話的形式講醫道講述出來的,所以后人又稱醫道為岐黃之道。”
“也衰而百半故,節無居起.......”
然后陳陽又順著背誦了一遍:“歧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
教室里面已經鴉雀無聲了,所有人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這一次陳陽背誦的并不是《靈樞》最后一段,而是另外的一段,算是《黃帝內經》開始的部分。
隨隨便來來一段,就可以倒背,這說明什么,說明陳陽可能真的已經把《黃帝內經》倒背如流了,即便不是全部,就陳陽今天背誦的這些,都可以封神了。
“其實《黃帝內經》一開始就講的是怎么能終其天年,動作不衰,百歲乃去。”
陳陽緩緩道:“剛開篇,黃帝內經并不講什么大道理,也不談什么高深的毅力,就是講最為平常的養生之道,天下無神奇之法,只有平常之法,能療平常之疾......”
“其實從黃帝內經就可以看出,在很早的時候,中醫就對養生和長壽有著很深的研究。”
陳陽頓了頓繼續說道:“因而現在很多人把古人平均壽命短歸結于中醫落后完全是無稽之談,其實《黃帝內經》里面就有很重要的一個觀點,萬病橫生,年命橫夭,皆由飲食之患,古代中醫就很注重飲食,明白飲食是萬病之源,其實和現在的病由口入是一個道理,所以說抨擊中醫不注重衛生的,也可以看一看黃帝內經.......”
“之前我在佳林縣縣醫院坐診的時候,就遇到不少上幼兒園的患兒,總是咽炎。上火,很快就會變為發熱,用了退燒藥之后稍微好一些,又送去上學,不久之后又復發,周而復始,很多父母都發愁,說孩子一上幼兒園就生病,隔三差五的,總是好不了.......”
“其實這樣的問題《黃帝內經》中就有答案,只要讀懂《黃帝內經》就能明白其中緣由,甚至能找到治療方法.......”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