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平穩降落在京都國際機場。
艙門打開,陳陽一行人隨著人流走出。
剛進入接機大廳,眼前的景象就讓何永華和趙宏博愣住了。
接機口外,拉著一條醒目的紅色橫幅——“熱烈歡迎陳陽主任、何永華主任載譽歸國!”橫幅下,黑壓壓地站了一大群人。
除了京都國際醫療中心前來接機的同事,竟然還有大批聞訊趕來的媒體記者,長槍短炮早已準備就緒,更有許多自發前來迎接的民眾和醫學生,手里舉著支持標語和陳陽的照片。
“來了來了!”有人喊了一聲,頓時閃光燈亮成一片,人群開始騷動起來。
“陳主任!看這里!”
“何主任,歡迎回國!”
“陳醫生,能簡單說兩句嗎?”
記者們瞬間圍了上來,話筒和錄音筆幾乎要遞到陳陽和何永華的臉上。
機場保安和醫療中心的工作人員連忙上前維持秩序,開辟出一條通道。
高安良笑著上前:“陳主任,何主任,辛苦了!歡迎回家!你們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國內都炸鍋了!”
陳陽雖然預料到會有歡迎,但也沒想到陣仗如此之大。他保持著微笑向高安良點了點頭:“高主任,辛苦你們過來。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何永華則顯得有些激動,眼眶甚至有些濕潤,不斷向周圍的人群揮手致意。
在保安和工作人員的護送下,他們艱難地朝著機場外走去。
記者們的問題也如同連珠炮般拋來:
“陳主任,獲得國際大獎心情如何?”
“中醫急救技術未來會推廣嗎?”
“勞倫斯先生的捐贈會如何使用?”
“梅奧的合作邀請您會接受嗎?”
陳陽停下腳步,接過最近的一個話筒,面向鏡頭。
“感謝大家的關心。”
“這次獲獎,是對我們京都國際醫療中心團隊所有成員的一次重要肯定,但更是一個新的。”
“它證明了中醫藥學蘊含著巨大的寶庫,值得我們用現代科學的方法去挖掘、去驗證、去發揚光大。”
“關于勞倫斯先生的捐贈,我們會確保每一分錢都用于醫療中心的科研、臨床和人才培養,接受社會監督。與梅奧等國際頂尖機構的合作,我們持開放態度,但前提是平等互利,共同推動醫學進步。謝謝大家!”
陳陽很清楚,這一次宣傳應該是上面安排好的,所以必要的配合還是要有的。
簡單的說了幾句陳陽和何永華才跟著高安良坐上中心派來的商務車,何永華長舒一口氣,擦了下額頭的細汗:“這場面,比在紐約開會還緊張。”
高安良笑道:“何止是緊張,簡直是明星待遇,陳主任,您剛才那番發,真是滴水不漏,大將風范啊!”
陳陽忍不住笑了:“高主任,您現在這馬屁拍的.......”
何永華忍不住哈哈大笑:“太尬了,高主任,還需要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