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國看了一眼,沒有客氣接了過來。
“謝了。”
他站起身,洗了洗手上的血污。
王衛國把錢和信封揣進懷里,跟父子倆寒暄了幾句,便跨上自行車離開軋鋼廠。
回到家,院門虛掩著。
王衛國推門進去,正好看到沈青青端著一碗水從屋里出來。
看樣子是剛下工,準備吃午飯。
“你回來啦?”
沈青青看到他,眼睛一亮,臉上露出了溫柔的笑意。
王衛國停好自行車,從懷里掏出那厚厚的一沓錢。
“你……”
沈青青的話還沒說完,就看到了王衛國手上那一大疊錢。
那紅色的票子,少說也有一百張。
那可是一千塊錢啊!
王衛國把錢遞了過去。
“拿著,先收起來。”
沈青青好半天才回過神來,小心翼翼地接過那沓錢。
王衛國又拿出李茂給的那個信封,倒在了桌上。
嘩啦啦。
一堆花花綠綠的票據散落開來。
幾十張糧票,三十多張肉票,還有二十多張煙酒票。
王衛國一張張地看過去,心里盤算著。
可惜,沒有工業券。
“對了,這個給你。”
沈青青像是想起了什么,從屋里拿出來一張嶄新的票據,遞給王衛國。
“陳東哥前幾天送來的,說是你需要的。”
王衛國接過來一看,是一張縫紉機票。
他現在手里有兩張縫紉機票了。
可沒有工業券,這票子就是一張廢紙,根本買不了縫紉機。
這個年代,結婚講究“三轉一響”。
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外加一臺收音機。
自行車和手表他都有了,就差縫紉機和收音機。
現在縫紉機票有了,卻卡在了工業券上。
收音機票更是連影子都還沒見到。
王衛國把所有的錢和票據都收了起來。
加上這次的收入,他手里的存款,已經有了兩千塊。
這在當下,絕對是一筆巨款。
但他卻覺得,還不夠。
遠遠不夠。
給爺爺治眼睛,不知道要花多少錢。
更何況,他腦子里裝著未來幾十年的發展脈絡。
想要在幾年后那場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大展拳腳,沒有啟動資金,一切都是空談。
這兩千塊,只是個開始。
至于這些肉票糧票,也得好好存著。
他遲早是要去部隊的,到時候再想這么自由地搞物資,就不可能了。
現在能多存一些,以后家里也能過得寬裕點。
尤其是在青山城這種地方。
因為有火車站,城里的工業相當齊全,大大小小的國營廠擠了一堆。
人多,消耗就大。
肉聯廠那點產量,只夠供應這些國營廠的食堂,根本流不進市場。
普通老百姓,就算手里有肉票,也常常買不到肉。
傍晚,沈紅星來串門。
王衛國把軋鋼廠還要野菜的事跟他說了。
沈紅星一聽,頓時來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