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沈軍和沈富國幾個年輕人,把二十頭野豬處理干凈,直接用拖拉機拉去了縣里的紡織廠。
紡織廠女工多,購買力強,對肉食的需求也大。
上次送的魚干和野味,早就讓王衛國在后勤那兒掛上了號。
二十頭野豬,一共稱了三千二百斤。
王衛國沒要票,直接按五毛一斤的價錢,全換成了現金。
一千六百塊錢。
當王衛國把厚厚一沓“大團結”拍在村長沈紅星面前時,老村長激動得手都抖了。
這可是一筆巨款!
按照事先說好的,村里拿一半,八百塊。
剩下的八百塊,歸民兵隊。
五十個隊員,不多不少,一人正好分了十六塊錢。
錢不算多,但在這個工分值幾分錢的年代,絕對是一筆能讓無數人眼紅的橫財。
分肉的時候,民兵隊也額外多分了一份。
錢到手,肉到家,整個青石村都洋溢在一種豐收的喜悅里。
只有沈青海,躲在角落里,看著那些眉開眼笑的民兵,氣得牙根癢癢。
他想不通,王衛國寧愿把名額給馬方鴻那個城里來的軟腳蝦,都不肯給他這個本家兄弟。
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他越想越氣,回家就把碗摔了。
王衛國懶得理會他那點小心思。
約定好了第二天,民兵隊再次集合,目標是鄰村張家灣的后山。
整個連山大隊下轄五個村子,后山都發現了野豬的蹤跡。
只是青石村這邊最多,動靜最大。
其他幾個村的野豬數量不多,基本都沒超過十頭。
接下來的半個月,王衛國帶著民兵隊,像梳子一樣,把整個連山大隊的后山梳理了一遍。
一場場干凈利落的圍獵下來,所有外圍活動的野豬群,被清掃得干干凈凈。
民兵隊甚至還有些意猶未盡。
這半個月的收獲,讓紡織廠和軋鋼廠的食堂,徹底實現了豬肉自由。
王衛國還特意留了兩頭品相最好的,賣給了供銷社。
這下,大嫂張蓮在供銷社里,腰桿挺得筆直。
誰見了她,不得客客氣氣地喊一聲“張姐”。
她現在和大哥沈青山,夫妻倆每個月工資加起來穩定在六十塊,廠里還包吃。
這日子,比城里人都舒坦。
張蓮每天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
院子里,濃郁的肉香和鹽味混合在一起,聞著就讓人流口水。
馬方鴻美滋滋地將最后一塊臘肉用油紙包好,小心翼翼地放進麻袋。
整整兩大麻袋,全是頂好的野豬臘肉。
“哥,我這就去城里郵局。”
他拍了拍麻袋,臉上是掩不住的興奮。
“我再寫封信,讓我那位叔叔繼續幫忙搞票,越多越好。”
王衛國點了點頭。
“去吧,路上小心點。”
他遞給馬方鴻幾塊錢。
“到了城里,吃頓好的。”
馬方鴻嘿嘿一笑,也不客氣,接過錢揣進兜里,推著自行車就出了門。
看著他遠去的背影,王衛國笑了笑。
這小子,現在是越來越上道了。
自行車票已經到手,家里的自行車也夠用。
王衛國拿著這張嶄新的票,心里盤算著,又騎著車,溜溜達達地去了縣里的廢品收購站。
收購站里,還是那個戴著老花鏡,躺在藤椅上打盹的大爺。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