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過程,兩人一句話都沒多說,卻透著一股心照不宣的默契。
王衛國看在眼里,也沒多問。
他這個小舅子,腦子活絡,膽子又大,總能搗鼓到一些稀罕玩意兒。
兩人一起離開廢品站,剛走到巷子口,就發現不遠處,沈青山和張蓮正跺著腳在等他們。
“青陽,你可算出來了。”
沈青山看到沈青陽,憨厚地笑了笑。
沈青陽走過去,將剛到手的布包打開,里面是一個小巧的鼻煙壺,樣式古樸,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他把鼻煙壺遞給了張蓮,笑道:“嫂子,這個給你。”
張蓮也不客氣,接過來小心地收好。
沈青陽、沈青青,還有張蓮,三個人相視一笑,那笑容里帶著一種只有他們自己才懂的意味。他們都是膽子大的,敢想敢干。
唯獨沈青山站在一旁,看著他們,眼神里帶著點茫然,但更多的是信任。
他知道自己腦子笨,不如弟弟和妹夫靈活。
所以他從不多嘴,也不多問,只要是他們決定的事,他老老實實地配合就行了。
這份無的默契和信任,比什么都珍貴。
王衛國拎著一大摞舊報紙回到家時,天已經徹底黑了。
屋里亮著燈,窗戶上的破洞已經用一塊布臨時擋住了。
沈青青正在廚房里忙活,看到他回來,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沒好氣地說了句。
“還知道回來?快去洗手吃飯了。”
看樣子,氣已經全消了。
王衛國松了口氣,放下報紙,一抬頭,就對上了一雙充滿幽怨的小眼睛。
小山正被老爺子抱在懷里,坐在飯桌旁,小嘴撅得老高。
他看到自家老爸,也不說話,就那么直勾勾地盯著他,眼神里明明白白地寫著。
你這個不講義氣的爹,把我一個人丟下挨訓!
王衛國摸了摸鼻子,有些心虛地笑了。
這小子,還記上仇了。
王衛國心里好笑,走過去從老爺子懷里把兒子接過來,顛了顛,用自己的胡茬輕輕蹭了蹭他肉嘟嘟的小臉蛋。
“咋了,生爹的氣了?爹這不是給你糊窗戶買報紙去了嗎?你看,這么大一摞,保證把咱家窗戶糊得嚴嚴實實,小山冬天就不冷了。”
小山被扎得咯咯直笑,小胳膊小腿兒在空中撲騰著,剛才那點子幽怨瞬間煙消云散。
他伸出小手,一把揪住王衛國的頭發,像是找到了新的玩具,得意洋洋。
一頓晚飯,就在這溫馨又帶著點雞飛狗跳的氛圍中結束了。
日子就在這打打鬧鬧中溜走,轉眼便到了臘月,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
這天,沈青陽不知道從哪兒搗鼓來一套齊全的工業券和縫紉機票,神神秘秘地塞給了王衛國。
王衛國心領神會,第二天就騎著自行車跑了一趟縣城,不僅拉回來一臺嶄新的“飛人”牌縫紉機,還順帶扯了好幾匹時興的燈芯絨、的確良布料,外加沉甸甸的十多斤新棉花。
這一下,家里徹底變了天。
那臺锃光瓦亮的縫紉機,瞬間成了家里兩個女人的心頭寶。
丈母娘陳翠霞幾乎是長在了縫紉機跟前,研究著從供銷社買來的裁剪圖。
沈青青也是一樣,除了做飯,所有的時間都耗在了那臺機器上。
“咔噠、咔噠、咔噠……”
清脆而富有節奏的縫紉機聲,成了這個冬天家里最動聽的背景音樂。
一塊塊布料在她們靈巧的手中,神奇地變成了小巧可愛的棉襖、棉褲,還有大人的新衣裳。
女人們有了新“事業”,帶孩子的重任便光榮地落在了王衛國的肩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