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清代佚名山水小品(兩幅):畫工尚可,但畫家無名氣,當前市場價值一般(兩幅合計約40-60元)。
3.紫檀嵌螺鈿龍紋空首飾匣(清宮造辦處風格):材質珍貴,工藝精湛,皇家印記(有磨損),當前市場價值較高(120-180元),收藏潛力大。
綜合建議:整體打包出售給“委托點老耿頭”引薦的特定收藏家,預估成交價在180-250元區間。信息已提供具體聯系方式和交易暗語。
180-250元!張建軍心頭一震!這絕對是一筆意外之財!在這個年代,相當于一個普通工人近兩年的工資!婁曉娥這哪里是送廢品,這分明是送了他一筆應急的巨款!這無疑大大緩解了他接下來護送行動的資金壓力!
他立刻將東西重新包好,藏進自己最隱秘的角落。這筆錢,他拿得心安理得。
一來是幫婁曉娥處理了隱患,二來也確實是救命錢。他心中對婁曉娥的評價又高了幾分,這女人在危難時刻,頭腦依然清醒,懂得取舍。
第二天中午,張建軍借口外出辦事,再次找到了“老耿頭”。這次,他沒有買毛線,而是按照系統提供的暗語,表達了“受朋友所托,處理幾件祖上傳下來的舊物件”的意愿。
老耿頭渾濁的眼睛里閃過一絲精光,深深看了張建軍一眼,沒多問,只是點點頭:“下午三點,鼓樓東邊‘悅來茶館’,二樓雅座‘聽雨軒’,有位姓‘金’的先生等你。東西帶上,少說話。”
下午三點,張建軍準時來到略顯冷清的“悅來茶館”,在伙計的引導下上了二樓,推開“聽雨軒”的門。里面坐著一個穿著灰色長衫、戴著金絲眼鏡、氣質儒雅的中年人,正是系統信息里提到的那位偏好雜項的收藏家“金先生”。
沒有多余的寒暄。張建軍將包裹放在桌上,打開。金先生扶了扶眼鏡,拿起放大鏡,一件件仔細審視。他的目光在那紫檀龍紋匣子上停留得最久,手指輕輕摩挲著螺鈿鑲嵌的紋路,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欣賞。
“東西…還行。”金先生放下放大鏡,語氣平淡,“清中期的拓本,內容偏門,品相差了點。兩幅畫,小名頭,筆力尚可。這匣子…倒是個老物件,宮里流出來的?”他看向張建軍。
張建軍點點頭,沒說話。
“打包,一口價,兩百元。”金先生報出一個價格,正好在系統預估的中上區間。
張建軍知道對方壓價了,但也在合理范圍。時間緊迫,他懶得糾纏,爽快點頭:“成交。”
錢貨兩清。厚厚兩沓嶄新的大團結入手。張建軍沒有停留,迅速離開茶館。
懷揣著這筆意外之財和之前的積蓄,張建軍心中的底氣足了不少。錢壯英雄膽,接下來護送婁曉娥的行動,容錯率也高了一些。
抬頭看了看陰沉沉的天空,距離約定的時間,只剩下最后一天了。風暴,已迫在眉睫!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