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威廉很快送來了怡和旗下那家采購公司——“太平洋貿易”的資料,以及負責此事的采購經理,一個名叫布朗的英國人的相關信息。
資料顯示,太平洋貿易主要采購各類日用百貨和禮品銷往歐美市場,對質量要求苛刻,付款條件嚴格,但訂單量巨大且穩定。
原來的主要供應商是一家日本塑料制品廠,確實因為成本上漲要求提價百分之十五,雙方談判陷入僵局。
布朗,四十多歲,典型的殖民地上層白人做派,傲慢,固執,對華資廠商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見,認為其產品“廉價、劣質、不可靠”。
棘手,但并非毫無機會。
張建軍沒有立刻上門毛遂自薦,那只會自取其辱。他需要一把能敲開對方大門的鑰匙,或者,一個能讓對方不得不正視自己的機會。
他再次找到周永泉。
“周師傅,塑料齒輪和精密部件的樣品做得怎么樣了?”
“張先生,正想跟您匯報!”周永泉興奮地拿出幾個小盒子,“這是按您給的圖紙試做的幾種規格的塑料齒輪和微型軸承,精度已經接近日本同類產品水平了!還有這個,計算器按鍵的硅膠墊和外殼注塑件,良品率也上來了!”
張建軍仔細檢查著那些細小而精密的零件,表面光滑,尺寸精準,韌性十足。他眼中露出滿意之色。
周永泉的技術底子加上他的方向指引,進展神速。
“很好!”張建軍拿起一個計算器外殼和一套齒輪,“立刻用我們最好的材料和工藝,做兩套樣品出來,一套計算器外殼搭配按鍵,一套精密齒輪組。外觀要處理得毫無瑕疵,像藝術品一樣。”
“明白!我親自盯著做!”周永泉雖然不明白用途,但立刻執行。
樣品很快做好,光潔度極高,甚至超過了原版。
張建軍又讓潮州明去找來兩個精美的禮品盒,將樣品小心放入。
準備就緒,他讓陳威廉以隆盛證券經理的身份,預約拜訪布朗,理由是探討“跨行業投資機會”,只字不提塑料制品。
幾天后,張建軍和陳威廉坐在了布朗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
布朗穿著筆挺的西裝,態度冷淡而疏離,顯然沒把一個小證券行的經理和一個陌生的華人年輕人放在眼里。
“陳經理,我的時間很寶貴。如果是推銷你們的證券業務,我想你們找錯人了。”布朗用帶著濃重口音的英語說道,語速很快。
陳威廉有些緊張,看向張建軍。
張建軍微微一笑,用流利的英語接話,口音甚至比布朗更標準:“布朗先生,我們今天來,并非為了證券,而是聽說太平洋貿易正在尋找新的供應鏈合作伙伴,尤其是在精密塑料部件方面。”
布朗愣了一下,沒想到這個年輕人的英語這么好,更沒想到他直接切入主題,臉色頓時沉了下來:“誰告訴你的?這是我們公司的內部事務!而且,我們合作的都是國際知名供應商,對華資小廠沒有任何興趣!”
“興趣源于價值,而非規模或國籍。”張建軍不慌不忙,將帶來的兩個禮品盒放在桌上打開,“布朗先生不妨先看看這兩件樣品,再下結論也不遲。”
布朗本想直接趕人,但目光掃過那兩件樣品時,卻微微頓住了。
那計算器外殼線條流暢,表面處理得如同鏡面,絲毫看不出注塑痕跡。那套塑料齒輪組,齒牙均勻光滑,精度肉眼可見的高。
作為資深采購,他一眼就能看出這東西的工藝水準絕對不低。
“這是…哪里產的?”布朗下意識地問,語氣緩和了一些。
“香江。觀塘,建邦實業。”張建軍平靜地回答,“我們的工廠。”
“不可能!”布朗第一反應是不信,“香江的工廠做不出這種精度!”
“事實就在您眼前。”張建軍拿起那個齒輪組,輕輕撥動,齒輪咬合順暢,幾乎無聲,“我們可以達到甚至超過您現有日本供應商的質量標準,而價格,可以比他們提價后的報價低百分之二十。并且,我們支持小額試訂單,驗收合格后再大批量采購。”
百分之二十的價格優勢!布朗心臟猛地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