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178.新時代的杜魯奇軍隊
除了希爾西斯,達克烏斯又找了幾位恐懼領主,比如在北方據點服役過的多里恩和維耶納女士,來自納戈爾號的巴克隆,來自地獄之災家族的塞利雷,還隨機抽調了一些之前殘疾的平民老兵等,這些在陸地服役的杜魯奇們大多都是老行伍,是真正的職業軍人。
在多天的反復商討下,框架終于被設定好了。
接下來納迦羅斯是真的要翻天了。
步兵采用5人1帳,由2名恐懼矛手,2名黑銳連弩手和1名黯然劍士組成。沒有采用4人1帳,其中還有1名輔兵或奴隸在平常背帶物資或維修裝備,充當雜役為那4名士兵服務,杜魯奇沒這說法,都是馬雷基斯的騾子,通常是各管各的。
2帳為1小隊,管理這2帳的隊長被達克烏斯改了個稱呼,從原來的『隊長』變成了『十夫長』。十夫長由2帳內的士兵選出,通常是2帳內最有威望的,或是最能打的,戰斗力最強的,經驗最豐富的。十夫長會在行軍時協助執行命令,在士兵掉隊時維持秩序,小規模戰斗的時候指揮小隊內的士兵戰斗,但在大規模戰斗中十夫長沒有戰術職責,反而要擔任先登或是排頭兵。
什么恐懼矛手自認為是真正的戰士,他們甚至輕蔑地認為黯然劍士不過是一群上不得戰場的花拳繡腿而已。在鮮血的洗禮中,他們懂得了紀律的力量,以及豎著矛尖的堅固盾墻的威力。因此,恐懼矛手們成為了每一名恐懼領主都可倚仗的軍中長城。
什么所有的杜魯奇都帶有難以容忍的傲慢,但黯然劍士們的傲慢卻在整個納迦羅斯也算鶴立雞群。他們中的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同時代里最偉大的戰士,既不需要別人的援助,危險對他們來說也不過是浮云。黯然劍士舍棄了長矛與連發弩――在他們眼中,前者是農民的玩具,后者則是膽小鬼的把戲。
什么杜魯奇舍棄了近戰武器,因為從遠處取走敵人的性命更為誘惑。在裝備了自帶彈夾的連發弩后,這些黑銳連弩手有能力安全地在戰線后方向敵人潑灑足以穿透鋼甲的箭雨,或者前進至陣前,在其他杜魯奇發動沖鋒前先以一陣齊射削弱敵人的戰線。雖然其他的戰士們對其頗為不屑,因為這些人在近戰中不堪一擊,但是黑銳連弩手仍然對自己的射擊記憶充滿驕傲,他們的殘忍天性也毫不輸給其他杜魯奇。
這都什么玩意?太刻板了,都特么滾蛋!互相不服就一起死去,說白了杜魯奇就是馬雷基斯意志的產物,杜魯奇軍隊講究的是紀律!紀律!現在還加上了制度,根本不需要傲慢,更不需要好勇斗狠。
收割者弩炮小隊,1隊裝備4架,共計32名士兵。4名士兵1帳,1架收割者弩炮由2帳士兵負責,也就是8名士兵,炮身、底座、弩身分別由1名士兵管理和操縱,4名士兵負責供應彈藥和充當馬夫兼護衛,還有1名十夫長負責指揮。
另外收割者弩炮小隊會配備4輛達克烏斯調整過的胡斯化杜魯奇標準軍用馬車,馬車兩邊裝有兩段可以抵御弓箭射擊的薄鋼木板和落地支撐架,可以根據戰斗的需要自行調節,或是可以像三德子的自行高射炮一樣,讓弩炮進行對空射擊或是平射,或是讓弩炮通過射擊孔射擊,亦或是通過車廂后面射擊。
這樣有好多好處,小規模作戰的時候可以根據地形搭建車壘體系或是通過馬車進行快速移動占據關鍵位置,后續也許會延伸出急停射擊的戰術,大規模作戰的時候的安置在馬車上的可以抬高高度進行壓制射擊為前方的隊友提供掩護。
雖然收割者弩炮小隊的配置占了1支百人隊的三分之一,但這個配置是必須有的,要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需要弩炮才能處理掉的玩意,算是四舍五入的連級重火力。
而且收割者弩炮后續還要開發,雖然達不到喀秋莎的火力密度,但是像三德子的nbw41型六管火箭炮那樣還是可以的,實在不行再加點白糖。
另外每支百人隊還配有由1支后勤小隊,小隊配有4輛軍用馬車和1輛輕型野戰廚房拖車,軍車用來放置扎營和駐守用的工具、傷員、醫藥品、后備武器盔甲和弩箭補給等等物資,這支小隊的士兵在小規模戰斗時的會根據需要搭建防御車壘,大規模戰斗時候會充當預備隊遞補到其他小隊中或是充當醫療隊把受傷的士兵拖到車上進行緊急治療。
至于士兵的武器盔甲,還有飯盒水壺,扎營用帳篷和被褥則由自己攜帶。
當然,一支百人隊肯定不能缺少掌旗手,掌旗手設置3名。
管理百人隊的指揮官,還是叫之前的『百夫長』,這個職位是由上而下任命,并不像十夫長那樣由2帳內的士兵推選。一旦成為百夫長便會在自己的百人隊內掌握生殺大權,在戰場上百夫長站在百人隊的最前方指揮,站在最危險的位置,說白了就是精銳排頭兵。
每支百人隊還有1名『副長』,或是第二指揮官,這些副長負責百人隊的訓練和紀律,必要時,比如百夫長戰死,副長會接管百人隊的指揮。在大規模戰斗的時候,副長會待在百人隊的最后面,有著憲兵和督戰的作用。
這樣一個百夫長能在帶隊時保持陣型不亂,也無士兵臨陣逃脫,想跑……也沒法跑。
百人隊是杜魯奇常規軍隊作戰時的最基本共同組織單位,一個百人隊由10個步兵小隊組成,既100名士兵,另外再配上1支收割者弩炮小隊和1支后勤小隊,共計142名士兵,12名十夫長,1名百夫長,1名副長,3名掌旗手,4架收割者弩炮,40匹戰馬,8輛軍車和1輛輕型野戰廚房拖車。
之后就是大隊,由5個百人隊組成。每個大隊都有自己獨立的號角系統,這樣一來無需傳令官,就能接收指揮信號。
如果按照羅馬軍團的編制,本來正式大隊的指揮官是不存在的,指揮結構由大隊中經驗最豐富的百夫長承擔,指揮整個大隊的作戰,主百夫長在指揮自己的百人隊同時會對其他的百夫長下達命令,從而指揮整個大隊,可以算是資深百夫長和高階百夫長。而其他的百夫長則會位居其次進行遞補,作為主百夫長的顧問參謀。如果主百夫長死了或是被調走,則會根據順位遞補。
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前期是可以這么操作,因為羅馬的社會和政治體制會為軍事體制服務,公民權深入人心,羅馬公民從小就培養了這種思維和方式,但這套操作系統完全用到杜魯奇身上就是開玩笑了。
互相不服管,整爛活,擅殺百夫長和士兵都是可能發生的事情,關鍵時候還能坑死恐懼領主,甚至能間接的影響整個戰局的走勢。
研究一番后,最終確定指揮大隊的指揮官稱呼叫『大隊長』,由上而下,在大隊中選擇之前的資深百夫長擔任,此外另設1名由權貴子弟擔任的『前鋒長』。前鋒長可以帶家族守衛和扈從,但人數限定在10人,不在軍團編制內,步行作戰,裝備自備,但會領到伙食。
而且前鋒長沒有任何指揮權,沒有參謀權,戰時還要聽從大隊長的指揮,充當預備隊,主要以學習和鍍金為主,學習如何指揮,如何行軍和扎營等等,在大隊長戰死后,大隊長會由資深百夫長遞補,而不是前鋒長替補。
說的更明白點前鋒長就是現代醫院的規培醫生,自帶干糧白干活的院校畢業實習醫生……達克烏斯認為設定前鋒長很有必要,權貴子弟在成為冷蜥恐懼騎士前在軍隊中實習一段時間是很好的,懂些流程和最基本的軍事知識,知道軍團是怎么運作的,后續不至于成為一個啥也不懂的只知道沖鋒的傻子或是傲慢的白癡。
除此之外,1支大隊中還有另有5名號手和5名大隊級掌旗手。1個大隊由5個百人隊組成,即710名士兵,1名大隊長,5名百夫長,5名副手,5名號手,20名掌旗手,60名十夫長,200匹戰馬,20架收割者弩炮,40輛軍車和5輛輕型野戰廚房拖車組成。
大隊以上就是軍團了,另外每支軍團下面的第一大隊由5支雙倍化的百人隊組成,就是傳說中的鷹旗大隊!
除了大隊長外,下面5名指揮雙倍兵力的百夫長和副長也會被冠以『冠軍』的稱號,編入或編出第一大隊是由軍團最高指揮官決定的,但只能在軍團中選拔,在某種程度上算是軍團的精銳直屬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