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吧。”
回到科普提提的辦公地點,達克烏斯坐在那里,指著遠處已經擺放整齊的石板。很快,科普提提沒有了往日的從容,嘶嘶咔咔的不停叫著。而他則拿起蠟板看了起來,蠟板上都是與斯皮卡祖瑪有關的內容,沒有記錄,大多是一些計算、暢想和規劃。相比這些內容,他對蠟板本身更感興趣。
蠟板一般由一塊木板組成,木板上面挖出凹槽,四周只留很窄的凸起邊緣,用來防止蠟液流失,然后在凹槽灌上蠟液,等蠟液冷卻后就可以在蠟面上書寫了。
當然,這種蠟板只是初級版,還有進階版,有些多頁蠟板,木板數量超過六七塊,可寫頁面多達十幾頁。木板之間在一個長的側面通過鉸鏈或合頁聯接,或者在一側穿孔,用皮條或繩子連接,可以自由開合。更狠點的就按這個基礎往上疊了,整個三十多頁也沒問題。
蠟板更像是草稿本,一旦確認定稿,就需要謄寫到莎草紙上,蠟板上的文字就沒用了,然后對蠟加熱,蠟面重新歸于平整,就可以重復使用了。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西塞羅經常使用蠟板給朋友寫信,有些朋友不涂掉原信件,而是在原信的旁邊寫上回信的內容,然后把蠟板再派人送回去。
而蜥蜴人這邊則將蠟板上的內容刻到石板上,進行永久保存。
在他上個世界的上個世紀,由于各種原因,蠟板的變種:蠟紙,得到了廣泛應用。那時候鉛字打字機很少裝配到基層,更沒有電腦和打印機之類的存在,鐵筆、鋼板、油墨、滾刷是那時代印刷文字的基本配置。
通知、文件以及試卷,都是先在鋼板上用蠟紙刻出來,蠟紙最好的是燈塔牌。再將刻好的蠟紙平鋪油印機紗網上,四周將卡子卡住繃緊,刮板將中間刮平,用滾筒刷油墨,一邊推滾刷,一邊翻紙,全手工印制而成,然后需要的東西就出現了。
這種需要印刷的刻蠟板工藝是一門技術活,有一種雕版印刷的美。半透明蠟紙比一般書寫紙還要薄,還粘手。蠟紙下面墊著一塊鋼板,鋼板上有非常細密的標有長度和寬度的小方格,刻字的鐵筆比鋼筆粗,筆頭上是一枚鋼針。
在蠟紙上刻字時,手腕、手指都必須用力,力度的把握非常重要,還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由于蠟紙非常薄,用力輕了,印刷時油墨就透不過蠟層,印出來的材料模糊不清。用力重了,蠟紙就破了。
刻字的時候必須調勻呼吸、小心翼翼,一筆一畫都要用力均勻。當然也有小技巧,刻錯的時候用點燃的煙頭或是蠟燭在蠟紙下面輕微烘烤,蠟紙上的蠟油受熱熔化,刻錯的字就會模糊不清甚至消失,冷卻后便可修改。
油印資料既粗糙又簡陋,和電腦排版印刷產品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但在那個時代就是好用啊。杜魯奇這邊準備大力開展教育和宣傳,這兩項工作都離不開紙張和印刷,在回到納迦羅斯前,他要把紙張和印刷搞定。或許應該把蠟板和蠟紙這項科技點出來,用來取代昂貴的紙張,供學生或是士兵日常使用。
“需要我做什么?”
“說說你的想法。”達克烏斯拿起桌上一塊閑置的蠟板起身,將蠟板遞給他的愛人后,來到科普提提的身邊,指了指石板說道。
“這套與那套是重復的。”科普提提站在最邊緣指著另一端的石板說道。
達克烏斯點頭沒有說什么,在奧比恩島獲得的石板,馬大師都帶回來了。這批石板是他在埃爾辛?阿爾文和幾天前在茱伊泰克斯獲得的,按照獲取時間擺好。第一個就是他在勞倫洛倫,來賓之泉獲得的凈水器。
“最小的需要兩個月,最大的可以凈化亞馬遜河,需要二十年。”科普提提來到桌前,拿起一塊新的蠟板后又會回到了石板前,他的手指在蠟板上寫畫了片刻后,得出了結論。
感覺有些夸張的達克烏斯依舊沒說什么,而是將目光轉向了他的姐姐。
“紅毒河……”
科洛尼亞與科普提提就紅毒河的出水量展開了討論,很快得出三年的結論。在有了錨點和估值后,很快又得出了具體的數據。
“先開工六個,按照三年的標準建造。不!建……十二個?建二十個!”達克烏斯尋思一會做出了決定,他差點被被科普提提繞進去了,亞馬遜河和二十年這兩個詞太唬人了。凈水器的大小是與效率有關,但沒誰規定只能放一個啊,一個不夠多放幾個啊。
他見過凈水器的實物,就像一個盆,一個蛋撻。一個蛋撻吃不飽,可以多吃幾個,沒必要一步到位整個大蛋撻。到時候放倉庫里,需要的時候直接拿出來用。
紅毒河肯定要放一個的,克拉卡隆德要進一步發展,就離不開紅毒河這個一點也不干凈的水源。到時候把凈水器放在他之前待的那個伐木場附近,他尋思一圈發現只能放在那里,如果在城附近放置會耽誤木頭的順流而下,到時候派重兵把守就是了,反正那個伐木場現在也很重要。
另一個放在黑水河,也就是海格?葛雷夫郊外的那條河。當時納戈爾號和海格?葛雷夫還在那里打了一場爛仗,馬魯斯就葬在黑水渡口旁的高地上,遙望他當時顯圣的地方。
最后一個放在納迦隆德。
在他看來凈水器不用夠大,暫時夠用就行,到時候帶走放在適配的城市就行了。其他的放在查佩尤托、拉普拉塔和波托西,剩下的放倉庫里。
“謹遵你的吩咐。”
在金池那塊只寫有一句:獻給庫庫爾坎的石板沒在這里,被馬大師帶到塔拉克斯蘭去了。但在金池發現關于星石旗的石板在這里,就擺在第二的位置,這幾塊石板補全了在戈隆德發現那塊石板的后續內容。
“現在一共有幾名星石旗手?”
“五名!”
達克烏斯沒說什么,這些事務不在他的安排范疇內,他只是單純的好奇。
第一位星石旗手是在斯皮卡祖瑪誕生的,最初蜥蜴人們以為這是一名疤痕老兵,結果不是……這位旗手與他一同突襲過奎扎,不過那時候沒有星石旗,現在也沒有,當時旗手拿著的是赫斯歐塔烈陽戰旗。
石板上除了制作星石旗的步驟外,還有使用方法,星石旗由于有星石的緣故,可以聚集能量,強化周圍蜥蜴人的法術。除此之外,還能給附近的蜥蜴人提供保護,豁免傷害,比如封住最嚴重的傷口,增加鱗甲防御力什么的。
“我們……沒有設備,需要領主的協助。”科普提提愣了片刻,看著達克烏斯癡癡地說著。
“局限了,不是?”達克烏斯說完看向了第三塊石板,見科普提提還愣在那里后,他又說道,“之前,帶回來一批機器,被你封存了,其中一臺就是用來加工星石的,現在,該啟用了。”
第三塊石板沒什么好看的,是塑界引擎的變種,在塔爾?利塔內爾發現的。石板是重復的,與在孔夸塔發現并早就被帶回露絲契亞大陸的一樣。
無論是塑界引擎,還是變種,他目前都沒有這個需要,孔夸塔那個已經啟動了,流水宮的蜥蜴人用不上。真正要用上是在重返埃爾辛?阿爾文的時候,但現在連君臨奧蘇安都沒影呢,不著急。
第四塊是在勞倫洛倫北部,石環下方的古圣圣所中發現的,記錄著天界颶風儀的全套內容。除了石板外,還有一臺天界颶風儀和塑界引擎變種。塑界引擎變種啟動了,滋養著勞倫洛倫,讓森林恢復活力。
天界颶風儀送給了凱亞,安置在塞阿蒂爾塔上,讓凱亞這位人類口中的風暴女巫,變成真正意義上的風暴女巫。不過與這臺天界颶風儀與在阿爾道夫發現的不同,少了配套的星石。而石板上記錄的內容,則是天界颶風儀的制作流程、啟動方式和使用方法。
“別愣著了,這個!”達克烏斯站了片刻后,見科普提提還在思考,他伸出手呼喚著。
“八年,熟練后,速度會加快。”從思考中脫離的科普提提小跑過來后直接報了一個數。
“嘶……”達克烏斯看向了不遠處與弗拉奈斯站在一起無所事事的貝洛達,當被弗拉奈斯用手肘捅了一下的貝洛達看過來后,他問道,“如果將天界颶風儀部署在查佩尤托需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