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累,很困,很餓。
想要大吃一頓,讓熾熱的酒液與豐盛的肉食填滿腹中,然后沉沉睡去,直到自然醒來――這是伊姆瑞克內心最真實的渴望。
然而,他不能。
因為他是伊姆瑞克。
他是卡勒多的子嗣,承繼了巨龍與烈火的血脈;他是奧蘇安的攝政之王,肩負著整個族群的存亡與未來。
他望著議事廳中那本該屬于薩里恩家族的席位,如今卻空空蕩蕩,只剩下過往與冷寂,不由得在心底嘆出一口長氣。
那并非軟弱的嘆息,而是沉重的無奈和忿怒,是一種如鐵般壓在心頭的負擔。
在返回塔爾?薩默桑之前,他便已聽聞瓦爾鐵砧的消息,那是如同鐵錘般砸下的真相,令他胸口郁結難舒。那一刻,他便清楚,自己未來所要面對的絕非榮耀,而是難以承受的重壓。
回到塔爾?薩默桑后,他沒有片刻遲疑,只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他讓巨龍們展翼翱翔,掠過天空。轟鳴的龍吟震徹平原與城池,讓卡勒多的子民們無論老幼,都能抬頭望見那恢宏的身影,從中汲取久違的驕傲與希望。那是象征,是昭告,是不可否認的力量,猶如在每一顆心中點燃火焰。
第二件事,他安排巨龍的安置。這些從沉眠中蘇醒的遠古存在并非傳說中的幻影,而是實實在在的龐然巨影。它們需要棲息之地,需要重新融入這片大地。他親自過問安置的每一個細節,因為他明白,巨龍不只是武力的象征,更是精神的支柱,是卡勒多靈魂最深處的根源。
當這兩件事結束后,才是第三件――會議。
冷峻的石廳中,燭火搖曳,空氣中彌漫著油脂與石蠟的氣息。龍王子與龍法師齊聚一堂,所有目光匯聚于他。
而在眾人面前,他擺出了那副從容、優雅而驕傲的姿態。仿佛他從未疲憊,從未焦慮,從未渴望過哪怕片刻的休憩。
他知道,他是希望的寄托。
他必須是所有目光中的燈塔,是不容懷疑的鋼鐵意志。哪怕心底風暴翻涌,哪怕身軀疲憊欲倒,他也不能露出絲毫破綻。
因為他很清楚,一旦他露出裂痕,整個王國的信念也會隨之崩塌。
于是,他微微抬起下顎,目光如烈焰般熾烈,帶著獨有的驕傲與冷峻,像是天生便屬于高空與烈火的王者。
然而,位于桌上的沙盤局勢,卻無法用修辭形容,無法用語描繪。
那是一副冰冷的現實:標注的疆界不斷收縮,黑色的棋子如毒蛇般蔓延,鐵與火的力量正在蠶食著奧蘇安的土地。
它赤裸,冷酷,殘忍。
它讓一切虛飾與修辭都顯得蒼白無力。
伊姆瑞克的祖先――伊姆瑞克在成為第三任鳳凰王時,接手的局勢也沒有如今這么糜爛。那時雖有動蕩,雖有威脅,但至少還未至如今這般支離破碎、風雨飄搖。
沙盤靜靜地擺放在議事廳中央,它是奧蘇安的縮小版,是整個大陸局勢的縮影。
伊泰恩王國被染成了死寂的黑色,那一片漆黑宛如潰爛的傷口,刺痛著每一個直視它的人。但伊泰恩并不是唯一,同樣被染成黑色的,還有伊瑞斯王國與柯思奎王國。那黑色在沙盤上蔓延開來,如同暗潮,緩慢而堅決地蠶食著奧蘇安的血肉。
奧蘇安東部外環的王國,盡數被杜魯奇掌握。黑色從邊緣吞沒而來,連成片海嘯一般壓迫而至。
伊姆瑞克凝視著它們,胸腔里如有一塊巨石橫亙,讓他呼吸都顯得沉重。但這還好,這些局勢在他唱響龍之歌之前,他便已清楚知曉。真正讓他心頭一沉的,是當他自龍之歌的回響中歸來之后,發現沙盤上的薩芙睿王國,也同樣被染上了漆黑。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不止是奧蘇安的東部外環王國,連內環也被杜魯奇牢牢掌控。黑色已經從邊緣滲透到了核心,杜魯奇的勢力連成了一片,不再是零散的威脅,而是環環相扣、緊密如鐵的包圍。
更重要的是,卡勒多王國此刻已經失去了魔法力量的支持,那象征精神與守護的光輝被剝奪殆盡。
這讓伊姆瑞克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在洛瑟恩會議上貝蘭納爾的反應,想起了在洞窟中莉安德拉所提到的種種隱晦的暗示。
若一切推測無誤,那么結果已然明晰――荷斯白塔,那個本應是知識與光明象征的圣地,已經全面倒向了杜魯奇。
事實上,伊姆瑞克的判斷幾乎與真相無異。此時此刻,風拂平原與芬努瓦平原已經盡數落入杜魯奇之手,猶如一柄柄冷酷的鐵鉗,正將奧蘇安的心臟層層收緊。
另外,不止達克烏斯正飄蕩在內海上,歸向洛瑟恩,同行的,還有荷斯系的議會成員們。奧蕾莉安、米瑟里昂、阿雷蘭妮與阿珊提爾,這些名字在議會中份量極重,此刻都與他并肩而行。
當達克烏斯在會議上要求他們給出期限時,阿雷蘭妮與阿珊提爾連夜返回了荷斯白塔,幾乎不帶片刻猶豫。而當這兩位議會成員再度回到伊萊斯忒港時,他們并沒有帶回達克烏斯所需要的明確答復。
并非是不尊重他,更不是無視他,亦不是其他任何陰謀詭計,而是因為阿蘇爾根深蒂固的觀念――他們對待時間的態度過于悠長,行政體系過于僵硬與緩慢,宛若古樹的年輪,沉重、笨拙、難以撼動。更何況,荷斯系的議會成員本就過于分散,力量無法在短時間內聚攏。
然而,即便如此,他倆的返回依舊等于一種間接的表態。
除此之外,他倆還將放在荷斯白塔中的貝爾-克哈迪斯之劍、星辰披風、鳳凰之書、賽奧斯之杖,也就是貝蘭納爾的四件套帶了出來。
當這四件寶物出現在荷斯白塔之外時,所釋放出的信號已經清晰得不能再清晰了。那不是退讓,而是吶喊;那不是觀望,而是戰斗的宣。
至于達克烏斯的要求,兩位議會成員雖未給出確切的答復,但他們提出了延緩的意見――一切待到洛瑟恩,再敲定結果。
對此,達克烏斯又能說什么?
除了未能在他所要求的期限內給出明確答案之外,其余之事,他們幾乎做得無懈可擊。延緩決策,并不等于逃避,待到洛瑟恩敲定,也絕無任何不妥。
作為芬努巴爾的親戚、堅定支持者――凱莉絲?星辰之光,在阿蘇焉圣殿的儀式結束后便隨船返回了洛瑟恩。與她一同返回的,還有艾薩里昂的老丈人――阿努里昂,除此之外,還有那些與芬努巴爾有著親戚關系,或出身于伊泰恩王國的議會成員們――貝爾-塔尼婭、莫瑞安、阿瑟莉絲,
此外,還有一人尤為引人注目,那便是已經從死亡島歸來,直接去往洛瑟恩的貝蘭納爾。
這些人出生在不同的王國、出自各異的家族,擁有著截然不同的身份與經歷,但他們卻共享一個共同的稱號與歸屬――他們都是荷斯系的議會成員。
可以這么說,目前除了貝洛達的父親――瑟拉菲恩,和那些明確選擇站在卡勒多一方的大法師、龍法師,以及隨同達克烏斯一同前往洛瑟恩的部分大法師之外,其余的議會成員幾乎都聚集在洛瑟恩。
而所謂的給出答復,在這個氛圍下,更像是一個必要的過場。
目前杜魯奇與荷斯系的關系,便如同一場曖昧且危險的戀愛。
他們的立場若即若離,既未公開確立,又已在暗地里牽連深重。最好的例證,便是杜魯奇大軍進入薩芙睿王國時,幾乎沒有遭遇任何反抗,那種詭異的沉默與默認,就是最直白的表態。而接下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更加佐證了這一切。
從曖昧期走向正式確立關系,其實只差臨門一腳。
即使荷斯系的施法者們不上場戰斗,但他們的聲明與態度本身,本就是最有力的武器。這是關乎政治的棋局,是關乎人心的博弈。
“查瑞斯王國有消息傳來嗎?”沉默良久,伊姆瑞克凝視著沙盤上縱橫交錯的黑色,他抬起手,制止了龍王子與龍法師們的議論,隨即開口問道,聲音低沉而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