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昱皇朝存世已三百余年。起初,天子之家并非姓玉。
《大昱千秋》有載:“伏白帝武征四方,平定亂世,禮御八極,開朝立國,號之大昱。”
奈若何“帝膝下惟有二女,長女云斐許以戰將青侖,幼女浮光嫁與謀臣玉邈。帝百年后禪位于幼婿玉邈,是為玉室承治天下之始。”
當朝天子已是玉皇族第九世孫,本名玉鯤,承位時年僅二十六歲。此君“胸有大志,頗有謀略”。其年號初定“大勛”,后改為“宏勛”,去年又更為“太勛”,足可見其“勵精圖治,成就曠世功勛”之偉志!故世人又多稱其為勛帝。
勛帝勤于政務,事好親為,總也日理萬機。故當東越平亂的戰報呈至其案頭,混于諸多政務中首次批閱并未覺異常,只朱筆一揮批下兩個字――然!賞!便將冊子擲于副案,等待流轉。
直到兩日后,卷冊被侍從攬收搬運,又重回宰相書案,接下去就要按功行賞時,勛帝似乎又想起甚么,總覺哪里蹊蹺難解,遂午寐期間披衣而起,急召宰相,令其奉卷冊入見。
當朝宰相由伏白一族的族長擔任,也即帝后伏白母蓋住蓿稚邢汀
伏白修捧卷入慶霄殿,行過君臣之禮,重將東越戰報遞還給勛帝,問說,“陛下是另有封賞嗎?”
勛帝伏在案上重覽戰報,頭也不抬,反問了句,“相父如何會有此想?”
伏白修道,“陛下前日在家宴上談及帝姬婚嫁之事,就曾點名過越王。而今東越君臣正得戰功,臣以為陛下欲施隆恩……”話到一半,見勛帝自卷冊間昂首,正定定地看著他,忙俯身垂首,另外說道,“陛下隆恩,想來東越君臣還未必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