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米的路面,4米的路基!”
陳福勝回答道。
“這么窄?”
陳安平驚訝大叫。
他的驚訝當然是裝出來的。
前世就是這寬度。
后世硬化路面,只有3米;擴寬了一次,也才35米,狹窄無比。
比人家裝風機,隨便修的山路,還窄得多。
村支書陳福勝道:“有人倒是提議,修寬一點。
但是一沒錢!
二沒物資!
再說,公路窄一點,可以少浪費點地,多種點糧食!”
陳福勝笑呵呵地道。
“聽說上面打算,修一條大馬路,從咱們村里里,通往云霧山里幾個鄉鎮!
這事真的還是假的?”
陳安平假裝不經意地問道。
“是真的!”
“但是被我們拒絕了!”
陳福康道:“那條馬路,據說要修六七米寬,正正從咱們隊穿過。
從咱們后山,過下河灣村,通往后面云霧大山里!”
“這得浪費多少田啊?
咱們直接就把人趕回去了!”
“對!
咱們齊心協力,把上面的人趕跑了,讓他們的公路,別走咱們那邊,從山背后那一邊過!”
兩個村的村干部笑呵呵地,神情得意。
笑!
你還笑!
你們這一代干部,將來都被后人罵成了狗,頭都抬不起來。
……
一條貫通大山,連通山里三四個鄉鎮,聯系三個縣的大型公路,要從村里過。
這樣的交通要道,后世人搶都來不及。
村里竟然拒絕了。
這在后世人看來,簡直愚不可及。
這個時代的人,卻是理所當然,仿佛打了一場勝仗。
這條公路影響有多大?
山那一面,取代上下河灣的村,直接成了旅游區,搞了禾花魚節。
上下河灣村,真正的禾花魚,45塊錢一斤賣不出去。
因為客人少,只有熟人買。
對面旅游村的假貨,洗澡魚,10年前就賣68一斤了!
這條公路的盡頭,高山之上,還有一個旅游景點,每天有大量的大巴車上山。
很多老百姓,都在公路兩邊,擺攤賣山貨。
這樣的好處,都被上下河灣村拒絕了。
單說交通。
對面是雙向車道大馬路,每天去市里的公交車,有十幾二十輛,一天四五十趟車!
上下河灣村,只有一輛公交車,每天兩趟車!
一條公路的區別。
對面成了旅游區。
上下河灣村,成了窮山溝,50年沒有翻身!
拒絕這條大馬路,直接斷了上下河灣村的氣運!
……
陳安平將酒杯放下。
一臉凝重,目光深沉,深深掃過兩村村干部。
兩村村干部,在凌厲的目光下,仿佛犯了極大的錯誤,犯了大罪。
眾人心里七上八下,神情尷尬慌張,不知如何是好。
良久,陳安平沉聲道:
“我說你們糊涂啊!”
“你們干了一件蠢事!一件天大的蠢事!差點禍害子孫,斷了我們上下河灣村的龍脈!”
“我們子孫后代,都要困在山里吃土!”
“這……”
一群村干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咱們什么時候犯了這么大罪?
.b